共 26 条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区3种林型土壤氮素的比较
被引:18
作者:
黄容
[1
,2
]
潘开文
[1
]
王进闯
[1
]
李伟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壤氮素;
土壤酶;
微生物量氮;
辐射松;
油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比较研究了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区辐射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与邻近灌丛0-20cm、20-40cm、40-60cm土层土壤氮素和氮循环过程相关酶的特征,包括土壤有机碳、全氮、碳氮比、硝态氮、铵态氮、无机氮、微生物量氮含量及蛋白酶、脲酶、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结果表明,辐射松林和油松林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碳氮比和硝酸盐还原酶活性无显著差异,油松林土壤无机氮含量和脲酶活性显著高于辐射松林土壤,而辐射松林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是3种林型土壤中最高的,灌丛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最高。此外,有机碳、全氮含量、脲酶活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而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强;同时,各土层间蛋白酶活性差异较小。因此,植被类型对土壤氮素转化有一定影响,而从目前的土壤氮素状况来看,油松林土壤中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氮素高于辐射松林和灌丛;辐射松林土壤微生物固持的氮素含量最高。区域3种植被类型土壤氮素状况还受到半干旱气候因素的强烈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210 / 1216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