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非稳态油藏

被引:52
作者
孙龙德 [1 ]
江同文 [1 ]
徐汉林 [1 ,2 ]
单家增 [3 ]
练章贵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非稳态油藏; 倾斜油气水界面; 新构造运动; 油藏调整; 哈得逊油田;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非稳态油藏是指在油气充注或调整过程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油水界面、油气水处于动态非平衡状态下的油气富集体,其主要特征是在相互连通的储集体内出现油水界面大幅度倾斜或油气水关系倒置等异常现象。以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油藏为例,通过倾斜油水界面成因分析,认为现今东河砂岩油藏正处于油藏的调整充注期,油气富集具有明显的非稳态性,新构造运动是油水界面大幅度倾斜的主要原因。在物理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非稳态油藏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哈得逊油田的勘探开发实践,经过近3 a的滚动勘探开发,油田储量不断增长,目前已成为塔里木盆地乃至中国第1个探明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海相砂岩油田。图5参11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下古生界烃源岩的再认识 [J].
赵孟军 ;
王招明 ;
潘文庆 ;
柳少波 ;
秦胜飞 ;
韩剑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4) :417-423
[2]   哈得逊油田成藏研究 [J].
米敬奎 ;
张水昌 ;
涂建琪 ;
李新虎 .
地球化学, 2006, (04) :405-412
[3]   塔里木盆地典型砂岩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研究与成藏年代探讨 [J].
张有瑜 ;
Horst ZWINGMANN ;
Andrew TODD ;
刘可禹 ;
罗修泉 .
地学前缘, 2004, (04) :637-648
[4]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及相邻地区原油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及油藏充注方向探讨 [J].
肖中尧 ;
黄光辉 ;
王培荣 ;
张秋茶 ;
卢玉红 ;
胡晓勇 .
地球化学, 2003, (03) :263-270
[5]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成藏年代与成藏特征 [J].
赵靖舟 ;
庞雯 ;
吴少波 ;
罗继红 ;
时保宏 ;
贾孝红 .
地质科学, 2002, (S1) :81-90
[6]   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区海相油气成藏期与成藏史 [J].
赵靖舟 ;
李启明 .
科学通报 , 2002, (S1) :116-121
[7]   塔里木盆地烃类流体包裹体与成藏年代分析 [J].
赵靖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4) :21-25
[8]   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成藏年代学研究 [J].
赵靖舟 ;
田军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2, (01) :62-68
[9]   塔里木盆地哈得4油田成藏模式探讨 [J].
赵靖舟 ;
吴保国 .
中国石油勘探, 2001, (01) :20-23
[10]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的生成.[M].张水昌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