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被引:6
作者
刘梦醒
吴增明
李光泗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农产品贸易; 比较优势; 贸易政策; 优化措施;
D O I
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50406
中图分类号
F313.7 []; F746 [世界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6个国家主要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行测算,找到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为今后该区域在农产品贸易和粮食安全方面提供一些政策建议,同时也找出该区域国家中是否存在比较优势差异时贸易规模却较小的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53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实证分析 [J].
李谷成 ;
卢毓 ;
尹朝静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2) :61-67
[3]   中国—非洲农产品贸易的决定因素与潜力——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J].
张海森 ;
谢杰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03) :45-51
[4]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研究 [J].
王元 ;
刘冬梅 ;
陈诗波 .
中国软科学, 2010, (02) :88-96
[5]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 [J].
赵晓晨 .
经济经纬, 2007, (03) :10-13
[6]   从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变化看我国农业贸易政策的调整 [J].
单培 ;
梅翠 .
农村经济, 2005, (10) :15-17
[7]   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战略调整 [J].
程培罡 .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 (01) :29-33
[8]   江苏省农业比较优势格局及与周边省市比较分析 [J].
徐志刚 ;
封进 ;
钟甫宁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4) :341-346
[9]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J].
徐志刚 ;
傅龙波 ;
钟甫宁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1, (01) :48-51
[10]   中国粮食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及其对结构调整政策的涵义 [J].
钟甫宁 ;
徐志刚 ;
傅龙波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1) :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