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FCC与神经网络的小蠹声音种类自动鉴别

被引:11
作者
罗茜
王鸿斌
张真
孔祥波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蠹; 声音; 识别; 神经网络; MFCC;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11.05.010
中图分类号
S763.3 [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昆虫发出的各种声音具有种间特异性,是非常可靠的分类依据。利用这一特性,本实验旨在探索一种对昆虫自动分类的新方法。本实验录制了红脂大小蠹、云南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和华山松大小蠹4种小蠹虫的胁迫声,利用Adobe Adition2.0对每个声音文件进行降噪,再将其截取成只含有一个脉冲组的声音片段。在MATLAB环境下对这些声音片段进行端点监测并提取12维的MFCC(Mel频率倒谱系数),然后将此特征参数输入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检测。设置训练样本数为20、40、60、80、100,4种小蠹检测样本数分别为54、95、54、50,结果显示识别率随着训练样本数的增加而提高,在训练样本量为100时的最高识别率达到98.14%,平均识别率为93.29%,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验证小蠹种类数对识别率的影响,本实验对4种小蠹进行了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总体上高于4种一起识别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昆虫鸣声识别
    姚青
    赖凤香
    傅强
    张志涛
    程登发
    [J]. 昆虫分类学报, 2005, (01) : 19 - 22
  • [2] 仓储物害虫声音的模式识别
    韩萍
    [J]. 计算机工程, 2003, (22) : 151 - 152+154
  • [3] 用神经网络对水稻飞虱鸣声进行模式分类
    殷柏涛
    陈伦裕
    张志涛
    付强
    [J]. 声学与电子工程, 1994, (04) : 1 - 10
  • [4] Acoustic communication in the Kittiwake Rissa tridactyla : potential cues for sexual and individual signatures in long calls[J] . Thierry Aubin,Nicolas Mathevon,Vincent Staszewski,Thierry Boulinier.Polar Biology . 2007 (8)
  • [5] Acoustic monitoring of Orthoptera and its potential for conservation
    Klaus Riede
    [J]. Journal of Insect Conservation, 1998, 2 : 217 -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