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pH、Eh分布及制约因素

被引:23
作者
齐红艳
范德江
徐琳
杨作升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长江口; 东海; 沉积物; pH; Eh; 影响因素;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8.05.022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使用精密酸度计和新型全自动氧化还原电位仪测定了长江口及其临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pH、Eh值,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并从水团性质、层化特征、底质类型、生物扰动等方面深入探讨了pH、Eh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研究区内表层沉积物属于中性—弱碱性环境,pH值变化于7.1~7.8之间,空间分布上具有分带性和不均一性特征;为还原环境,Eh变化于-100~-300mV之间,大部分在-250mV左右,其空间分布也具有弱分带和不均一的特点。该区沉积物酸碱性主要受水团性质的制约,同时底质类型、生物扰动对沉积物酸碱性也有一定影响,而氧化还原电位则主要受水团性质、水层层化和生物扰动等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20 / 8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性微量元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J].
许淑梅 ;
翟世奎 ;
张爱滨 ;
张晓东 ;
张怀静 .
沉积学报, 2007, (05) :759-766
[2]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粒度时空分布特征 [J].
刘红 ;
何青 ;
王元叶 ;
孟翊 .
沉积学报, 2007, (03) :445-455
[3]   近岸流系与长江入海悬浮泥沙输移扩散(英文) [J].
李四海 ;
恽才兴 .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06, (01) :22-33
[4]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 [J].
华尔 ;
张志南 ;
张艳 .
生态学报, 2005, (09) :2234-2242
[5]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J].
吕晓霞 ;
翟世奎 ;
于增慧 .
海洋环境科学, 2005, (03) :1-5
[6]  
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冬季水文特征分析.[J].唐晓晖;王凡.海洋科学集刊.2004, 00
[7]  
长江、黄河水沙特征初步对比分析.[J].黄海军;李凡;张秀荣.海洋科学集刊.2004, 00
[8]   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底质环境评价 [J].
孟翊 ;
刘苍字 ;
程江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3) :37-43
[9]   冬、夏季东海北部悬浮体分布及海流对悬浮体输运的阻隔作用 [J].
郭志刚 ;
杨作升 ;
张东奇 ;
范德江 ;
雷坤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5) :71-80
[10]   东海不同底质类型海域春季悬浮体通量及影响因素 [J].
雷坤 ;
杨作升 ;
郭志刚 ;
白虹 .
海洋与湖沼, 2001, (01) :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