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蒙接壤区林草覆盖变化的遥感分析

被引:13
作者
颜长珍
吴炳方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北京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关键词
晋陕蒙接壤区; 林草覆盖变化; 遥感分析;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4.04.013
中图分类号
X835 [生物监测、生态监测];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以晋陕蒙接壤区1986年和2000年的TM影象为信息源,运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建立了两期全区土地资源数据库,从中提取林草覆盖空间数据。分析得出2000年全区有林草地面积332.19×104hm2,占总面积的56.87%,其中林地占13.72%,草地占86.28%。14年间林草植被净增加了2.29×104hm2,占林草面积的0.69%,总的变化趋势是林草覆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调节功能趋向衰减。林地被毁、草地开垦和沙漠化是林草覆盖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其新增部分主要是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建设措施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65 / 4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应用卫星影像系列海图叠合法分析沙洲动态变化——以江苏东沙为例 [J].
刘永学 ;
张忍顺 ;
李满春 .
地理科学, 2004, (02) :199-204
[2]   基于机载成像光谱数据的宜兴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方法对比研究 [J].
张定祥 ;
刘顺喜 ;
尤淑撑 ;
周连芳 .
地理科学, 2004, (02) :193-198
[3]   扎龙保护区湿地扰动因子及其影响研究 [J].
许林书 ;
姜明 .
地理科学, 2003, (06) :692-698
[4]   嫩江下游沼泽湿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J].
李颖 ;
田竹君 ;
叶宝莹 ;
张养贞 .
地理科学, 2003, (06) :686-691
[5]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城镇体系空间特征的分形分析——以绍兴市为例 [J].
赵萍 ;
冯学智 .
地理科学, 2003, (06) :721-727
[6]   基于3S技术的中国东北地区林地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J].
徐新良 ;
刘纪远 ;
庄大方 ;
张树文 .
地理科学, 2004, (01) :55-60
[7]   用TM影像和DEM获取黑河流域地表反射率和反照率 [J].
刘三超 ;
张万昌 ;
蒋建军 ;
赵登忠 .
地理科学, 2003, (05) :585-591
[8]   伊洛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结构对比分析——以洛宁县为例 [J].
钱乐祥 ;
丁圣彦 ;
许叔明 .
地理科学, 2003, (05) :604-611
[9]   榆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域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J].
史纪安 ;
陈利顶 ;
史俊通 ;
傅伯杰 ;
张淑荣 .
地理科学, 2003, (04) :493-498
[10]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J].
李颖 ;
张养贞 ;
张树文 .
地理科学, 2002, (06) :67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