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奥陶系原油的运移方向研究

被引:11
作者
郭建军 [1 ]
陈践发 [1 ]
王铁冠 [1 ]
周学慧 [2 ]
李程善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 奥陶系; 含氮化合物; 油气运移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油气运移方向的确定对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塔中隆起在加里东期至海西中期并非存在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而是总体上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且塔中存在两个较高部位:一个位于塔中断垒带西段的中1井区附近;另一个为塔中的最高部位,位于塔中断垒带东段的塔中1井附近。油源对比表明,塔中奥陶系的原油大多来自中-上奥陶统的源岩。结合古构造背景的特征,对源自中-上奥陶统原油的充注方向研究表明,塔中北斜坡至少存在两个方向的油气运移:一为从塔中西北部向东南部的较高部位运移充注,二为从塔中西北部向中1井区附近的较高部位运移;塔中南斜坡塔中52井、中4井的油气来自塔中南侧的塘古巴斯凹陷,并经历了相对较短的运移距离,进一步证明了塘古巴斯凹陷中-上奥陶统的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油气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180 +1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Geochemistry of Palaeozoic marine petroleum from the Tarim Basin, NW China: Part 1. Oil family classification [J].
Zhang, SC ;
Huang, HP .
ORGANIC GEOCHEMISTRY, 2005, 36 (08) :1204-1214
[2]   The Tazhong hybrid petroleum system, Tarim Basin, China [J].
Xiao, XM ;
Song, ZG ;
Liu, DH ;
Liu, ZF ;
Fu, JM .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00, 17 (01) :1-12
[3]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的生成.[M].张水昌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4]  
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贾承造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5]   塔中地区古生界油气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模式 [J].
高先志 ;
吕双兵 .
天然气工业, 2006, (10) :9-11+168
[6]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五 塔中奥陶系大型凝析气田的勘探和发现 [J].
周新源 ;
王招明 ;
杨海军 ;
王清华 ;
邬光辉 .
海相油气地质, 2006, (01) :45-51
[7]   烷基二苯并噻吩类:示踪油藏充注途径的分子标志物 [J].
王铁冠 ;
何发岐 ;
李美俊 ;
侯勇 ;
郭树岐 .
科学通报, 2005, (02) :176-182
[8]   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原油成因分析 [J].
肖中尧 ;
黄光辉 ;
卢玉红 ;
张秋茶 ;
吴懿 .
沉积学报, 2004, (S1) :66-72
[9]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 [J].
陈元壮 ;
刘洛夫 ;
陈利新 ;
赵素平 ;
李超 ;
霍红 .
地球科学, 2004, (04) :473-482
[10]   分子化石与塔里木盆地油源对比 [J].
张水昌 ;
梁狄刚 ;
黎茂稳 ;
肖中尧 ;
何忠华 .
科学通报, 2002, (S1)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