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

被引:29
作者
陈元壮
刘洛夫
陈利新
赵素平
李超
霍红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咔唑类; 油气运移; 古油藏; 志留系;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含氮化合物咔唑类探讨塔中、塔北地区在第一期成藏时志留系油气藏的烃类的运移方向 ,为建立古油藏成藏模式 ,预测原生油气藏分布提供依据 .研究表明 ,塔中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主要来源于满加尔凹陷的中、下寒武统烃源岩 ,向西南—南的方向首先进入塔中志留系 ,然后沿不整合面或顺储层从北西向南东和从北东向南西 2个方向向志留系在塔中地区的尖灭线附近运移 .塔北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也主要来自满加尔凹陷的中、下寒武统烃源岩 ,首先向北西方向进入塔北隆起的志留系 ,然后在志留系储层内或不整合面沿上倾方向继续向北西方向运移进入圈闭
引用
收藏
页码:473 / 4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柴达木盆地及相邻造山带区域断裂系统 [J].
汤良杰 ;
金之钧 ;
戴俊生 ;
张明利 ;
张兵山 .
地球科学, 2002, (06) :676-682
[2]   利用非烃技术探讨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的充注模式 [J].
李素梅 ;
刘洛夫 ;
王铁冠 ;
郭绍辉 ;
黎茂稳 .
地球科学, 2001, (06) :621-626
[3]   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指标有效性的对比研究 [J].
李素梅 ;
李素梅 ;
刘洛夫 ;
王铁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95-98+115
[4]   利用原油含氮化合物研究油气运移 [J].
王铁冠 ;
李素梅 ;
张爱云 ;
朱雷 ;
李伯虎 ;
周永炳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83-86+129
[5]   运用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研究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石油的二次运移 [J].
刘洛夫 ;
康永尚 .
地球化学, 1998, (05) :475-482
[6]   塔里木盆地群4井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地球化学研究 [J].
刘洛夫 .
沉积学报, 1997, (02) :184-187
[7]   咔唑类化合物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J].
刘洛夫 ;
徐新德 ;
毛东风 ;
于会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04) :420-423
[8]   石油运移研究的新方法 [J].
刘洛夫 ;
毛东风 .
地球科学进展, 1996, (06) :89-92
[9]   含氮化合物与石油运移研究 [J].
刘洛夫 ;
徐新德 .
勘探家, 1996, (02) :33-37+9
[10]  
RegionalfaultsystemsofQaidambasinandadjacentorogenicbelts .2 Tang,L .J,Jin,Z .J,Dai,J .S .etal. EarthScience-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Geo sciences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