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兰坪北部铜多金属矿化区成矿流体流动与矿化分带——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依据

被引:45
作者
徐启东
李建威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流动; 矿化分带; 逆冲推覆构造;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兰坪;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3.04.005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滇西兰坪盆地北部发育了一类受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浅成热液CuAgPbZn矿化 ,形成了白秧坪、富隆厂、吴底厂、麻栗坪及金满、科登涧等大_中型矿床和矿点 ,并存在矿化分带。文章利用这些矿化脉体的流体包裹体和热液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资料 ,研究成矿流体与矿化分带的关系。结果表明 ,成矿流体主要属于NaClH2 O成分体系 ,盐度w(NaCleq)为 2 %~ 1 1 % ,形成温度为 1 70~ 30 0℃ ,形成于 1 .8~ 3.8km深度内 ,这些相似性说明这类矿化的发生具有相似的流体性质和沉淀机制。热液方解石在δ1 3 Cδ1 8O图解中呈近水平线展布的型式 ,指示流体源自地壳浅部的地下水系统 ,与海相灰岩等围岩作用形成了溶解碳以 [HCO3 ]-为主的成矿流体 ,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可能是成矿流体沉淀的主要机理。从西到东 ,流体包裹体的盐度_温度由高到低变化与矿化分带和逆冲推覆构造的根带→中带→锋带相配套 ,显示重力驱动流动可能是主要的流体流动机制。成矿流体在不同构造部位流动的通畅及流体_岩石系统的封闭_开放程度等流体流动性质与矿化发生的强度和规模有关 ,兰坪北部逆冲推覆构造中带的流体通畅地流动及沉淀时处于相对开放状态 ,有利于该区形成较大规模的浅成热液多金属矿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65 / 37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兰坪盆地大型矿集区多金属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及铅的来源 [J].
张乾 ;
邵树勋 ;
刘家军 ;
刘志浩 .
矿物学报, 2002, (02) :147-154
[2]   稳定同位素体系理论模式及其矿床地球化学应用 [J].
郑永飞 .
矿床地质, 2001, (01) :57-70+85
[3]   湘中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的碳、氧同位素体系 [J].
彭建堂 ;
胡瑞忠 .
地质论评, 2001, (01) :34-41
[4]   三江中段新特提斯阶段区域流体的性质与状态 [J].
徐启东 ;
莫宣学 .
岩石学报, 2000, (04) :639-648
[5]   三江地区两类古陆成分的铅同位素组成——Ⅰ.碳酸盐岩类 [J].
徐启东 ;
夏林 .
地球科学, 1999, (03) :59-62
[6]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氦、氩同位素地球化学 [J].
胡瑞忠 ;
钟宏 ;
叶造军 ;
毕献武 ;
G.Turner ;
P.G.Burnard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08-213
[7]   兰坪盆地某些逆冲推覆构造研究 [J].
李光勋 .
云南地质, 1994, (02) :203-215
[8]   金顶铅锌矿床穹隆构造成因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J].
燕守勋,李朝阳,周朝宪,杨诲,陈式房 .
矿床地质, 1994, (02) :148-154+185
[9]   金顶铅锌矿床成因模式及找矿预测 [J].
覃功炯 ;
朱上庆 .
云南地质, 1991, (02) :145-189+205+190
[10]  
西南三江地区碰撞造山过程.[M].李兴振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