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兰坪盆地北部发育了一类受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浅成热液CuAgPbZn矿化 ,形成了白秧坪、富隆厂、吴底厂、麻栗坪及金满、科登涧等大_中型矿床和矿点 ,并存在矿化分带。文章利用这些矿化脉体的流体包裹体和热液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资料 ,研究成矿流体与矿化分带的关系。结果表明 ,成矿流体主要属于NaClH2 O成分体系 ,盐度w(NaCleq)为 2 %~ 1 1 % ,形成温度为 1 70~ 30 0℃ ,形成于 1 .8~ 3.8km深度内 ,这些相似性说明这类矿化的发生具有相似的流体性质和沉淀机制。热液方解石在δ1 3 Cδ1 8O图解中呈近水平线展布的型式 ,指示流体源自地壳浅部的地下水系统 ,与海相灰岩等围岩作用形成了溶解碳以 [HCO3 ]-为主的成矿流体 ,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可能是成矿流体沉淀的主要机理。从西到东 ,流体包裹体的盐度_温度由高到低变化与矿化分带和逆冲推覆构造的根带→中带→锋带相配套 ,显示重力驱动流动可能是主要的流体流动机制。成矿流体在不同构造部位流动的通畅及流体_岩石系统的封闭_开放程度等流体流动性质与矿化发生的强度和规模有关 ,兰坪北部逆冲推覆构造中带的流体通畅地流动及沉淀时处于相对开放状态 ,有利于该区形成较大规模的浅成热液多金属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