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解析

被引:8
作者
蓝庆新 [1 ]
姜峰 [2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新常态;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7.02.003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物质生产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创新驱动理论深入推进改革拓展理论空间,生态文明观为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指导,劳动价值理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行保障提供理论支撑。从逻辑关系来看,物质资料生产理论是统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总量和结构平衡理论是目标,创新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是发展方式,劳动价值论是保障,它们相互作用,动态优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9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62
[14]   论马克思的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相等的供求平衡理论 [J].
曹新 .
长白学刊, 1995, (03) :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