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解释的融贯性

被引:11
作者
王锴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融贯性; 反思性平衡; 价值论证; 宪法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佩策尼克的融贯性理论要求理由之间的相应证立,德沃金的融贯性解释理论要求法官对法律的解释与体制中的价值观念相一致,法农教授的融贯性宪法解释理论要求不同的宪法论证尽量符合法治、政治民主性、通过尊重个人权利推动实质正义的价值要求。中国宪法学也出现了解释方法多元主义的特征,要保持宪法解释的融贯性,就需要寻找中国宪法的"宪法核"。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我国宪法上的劳动权与劳动义务 [J].
王锴 .
法学家, 2008, (04) :56-64+32
[2]  
佩策尼克的融贯性理论研究[J]. 侯学勇.法律方法. 2008(00)
[3]   论法律解释的融贯性——评德沃金的法律真理观 [J].
王彬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7, (05) :84-92
[4]   法律论证中的融贯论 [J].
蔡琳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6, (02) :117-128
[5]  
宪法学说[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卡尔·施米特(CarlSchmitt)著, 2005
[6]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尔斯(Rawls, 1988
[7]   How to choose a constitutional theory [J].
Fallon, RH .
CALIFORNIA LAW REVIEW, 1999, 87 (03) :535-579
[8]   A CONSTRUCTIVIST COHERENCE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J].
FALLON, RH .
HARVARD LAW REVIEW, 1987, 100 (06) :1189-1286
[9]  
Dworkin法理学、融贯与法资讯系统 .2 陈起行. 政大法学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