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歧口凹陷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被引:12
作者
张杰
邱楠生
韦阿娟
王昕
郝立华
段健康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3] 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中心
[4] 北京
[5] 北京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中心
[6] 天津大港
关键词
黄骅坳陷; 隐蔽油气藏; 成藏条件; 油藏分布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歧口凹陷是黄骅坳陷隐蔽油气藏勘探的重点地区.本文分析了歧口凹陷隐蔽油气藏类型、形成条件,并得出隐蔽油气藏分布规律.该区的隐蔽油气藏成藏条件优越.隐蔽油气藏的类型主要有岩性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三大类.该区的隐蔽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沙一下的颗粒灰岩储层及沙三段的滩坝砂体中.沙一段油藏的分布受灰岩小层及其尖灭线的控制;沙三段则受斜坡区滩坝砂体分布规律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89 +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隐蔽油气藏形成机理与勘探实践.[M].李丕龙;庞雄奇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  
非构造油气藏.[M].胡见义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
[3]   东营凹陷岩性圈闭油气充满度及其主控因素 [J].
曾溅辉 ;
张善文 ;
邱楠生 ;
姜振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19-222
[4]   济阳坳陷透镜状砂岩成藏模拟实验 [J].
姜振学 ;
陈冬霞 ;
苗胜 ;
曾溅辉 ;
邱楠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23-227
[5]   渗透率级差对透镜状砂体成藏的控制模式 [J].
邱楠生 ;
万晓龙 ;
金之钧 ;
曾溅辉 ;
张善文 ;
姜振学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48-52
[6]   济阳坳陷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充满度大小及其主控因素 [J].
曾溅辉 ;
张善文 ;
邱楠生 ;
姜振学 .
地球科学, 2002, (06) :729-732
[7]   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分类及勘探 [J].
肖焕钦 ;
陈广军 ;
李常宝 .
特种油气藏, 2002, (05) :10-12+105
[8]   岩性油气藏成因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J].
李丕龙 ;
陈冬霞 ;
庞雄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5) :1-3+5
[9]   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成藏指数 [J].
王宁 ;
陈宝宁 ;
翟剑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6) :4-5+8
[10]   试论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及勘探思路 [J].
沈守文 ;
彭大钧 ;
颜其彬 ;
黄先律 .
石油学报, 2000, (01) :1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