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思考

被引:25
作者
杨锴
马在田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系
[2]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系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 零偏移距剖面波场属性参数; 倾角分解CRS叠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CRS)叠加是一种特殊的零偏移距成像方法,实践中它具有独立于宏观速度模型和完全数据驱动实现的鲜明特色,CRS叠加理论认为在得到高质量的零偏移距剖面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三个有用的波场属性参数剖面反演宏观速度模型,CRS叠加剖面之后的叠后深度偏移质量将超过叠前深度偏移.虽然CRS叠加倡导的成像方式和承诺的上述理想境界带来了全新的启示,但是实践中这些特色同样带来了令人困扰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倾角分解CRS叠加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即是作者通过上述实践之后对CRS叠加方法形成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共反射面元叠加的应用实践 [J].
杨锴 ;
王华忠 ;
马在田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2) :327-331+375
[2]   共反射面元叠加的应用理论——从共反射点到共反射面元 [J].
王华忠 ;
杨锴 ;
马在田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1) :137-142
[3]  
Seismics and optics: hyperbolae and curvatures[J] .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 1999 (3)
[4]  
A simple efficient method of dip moveout correction .2 Jakubowicz,H.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