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鄂西南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被引:8
作者
单兴佑 [1 ,2 ]
寿绍文 [1 ]
李德俊 [2 ]
柳草 [3 ]
刘勇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气象局
[3] 武汉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旁瓣回波; 强风暴单体; 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恩施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2009年3月21日傍晚到22日凌晨发生在恩施州8县(市)的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过程是在地面冷空气和暖倒槽共同作用的背景下产生的,高空槽、中低层低涡及冷式切变是其主要大尺度影响系统;强对流天气发生时,风垂直切变特征明显,湿度在500hPa附近最大,空气接近饱和;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先后有7个强风暴单体生消,均自西向东移动,其成熟阶段,回波呈倾斜状,偏向风暴前侧,其前侧低层大部分存在弱回波区,中高层有回波悬垂结构,强风暴单体强回波上方有旁瓣回波造成的假回波;在恩施复杂山区地形下,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密度比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更能反映风暴强度,对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提前预警参考价值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07.7”鄂东南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J].
肖艳姣 ;
李中华 ;
张端禹 ;
龙利民 .
暴雨灾害, 2008, (03) :213-218
[2]   CINRAD/SA雷达产品在冰雹预警中的适用性分析 [J].
王建国 ;
汪应琼 .
暴雨灾害, 2008, (03) :268-272
[3]   湘黔边境一次高空槽前型飑线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 [J].
陈红专 ;
曾志明 ;
杨素珍 ;
宋明 .
暴雨灾害, 2008, (03) :237-241+257
[4]   2006年6月28日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风垂直切变分析 [J].
吴非洋 ;
曲楠 ;
马红云 ;
周红俊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S1) :30-33
[5]   2006年6月28日河南省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J].
张一平 ;
席世平 ;
王国安 ;
范学锋 ;
乔春贵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02) :35-37
[6]   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北侧一次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 [J].
龙利民 ;
陈亮 ;
江航东 ;
姜玉印 .
暴雨灾害, 2007, (01) :68-72
[7]   鲁南地区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 [J].
张艳红 ;
郑伟 ;
赵勇 .
河南气象, 2006, (03) :50-50
[8]   2004年7月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J].
王雷 ;
赵海林 ;
张蔺廉 .
气象, 2005, (11) :66-70
[9]   贵阳一次强对流降水过程的诊断分析 [J].
刘贵萍 .
气象, 2005, (02) :55-58
[10]  
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 气象出版社 , 俞小鼎[等]编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