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16
作者
张晨晖 [1 ]
刘静 [2 ]
张程明 [3 ]
张晶晶 [1 ]
机构
[1] 宁波市北仑区气象局
[2] 福州市气象局
[3] 宁波市气象局
关键词
特大暴雨; 假相当位温; 垂直螺旋度; 湿位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格点资料,对2008年9月5日宁波地区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表明:冷空气、西南暖湿气流及东南气流的交汇,为宁波地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暴雨一般出现在θse最陡峭密集区内,该区内气旋性涡度发展最强。垂直螺旋度中心向低层移动,将会导致地面降水强度明显增强。湿位涡正异常中心能较好的反映高空冷空气的活动。中低层湿位涡的湿斜压项(mpv2)负中心强度变化对降水强度有一定指示作用。大气湿斜压不稳定的增强对暴雨的贡献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0+180 +1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一次区域暴雨过程综合诊断分析 [J].
王珏 ;
梁琪瑶 ;
易伟霞 ;
樊李苗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 32 (03) :10-14
[2]   “080825”上海大暴雨综合分析 [J].
曹晓岗 ;
张吉 ;
王慧 ;
陈永林 .
气象, 2009, 35 (04) :51-58
[3]   一次低涡东移引发的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J].
王海东 ;
李怀川 ;
吴正可 .
暴雨灾害, 2008, 27 (04) :341-345
[4]   “碧利斯”引发强降水过程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J].
陈德花 ;
寿绍文 ;
张玲 ;
吴陈锋 ;
黄保云 .
暴雨灾害, 2008, (01) :37-41
[5]   切变线暴雨过程中湿位涡的中尺度时空特征 [J].
吴君 ;
汤剑平 ;
邰庆国 ;
石莹 ;
裴洪芹 .
气象, 2007, (10) :45-51
[6]   2005年6月广东特大暴雨垂直螺旋度分析 [J].
尤红 ;
姜丽萍 ;
彭端 ;
夏冠聪 .
气象, 2007, (04) :71-76
[7]   一次区域暴雪过程中的等熵位涡分析 [J].
席世平 ;
寿绍文 ;
范学峰 .
河南气象, 2006, (04) :17-19
[8]   一次江淮暴雨中中尺度低涡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J].
廖胜石 ;
寿绍文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6) :753-759
[9]   暴雨中尺度气旋发展的等熵面位涡分析 [J].
寿绍文 ;
李耀辉 ;
范可 .
气象学报, 2001, (05) :560-568
[10]   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 [J].
吴国雄,蔡雅萍,唐晓菁 .
气象学报, 1995, (04) :38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