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副省级城市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极化效应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冀新
机构
[1]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副省级城市; 经济规模化; 极化效应; 主成分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城市经济发展非均衡化的背景下,利用1995—2011年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11项经济指标的数据,测算了其经济规模化发展指数,并运用泰尔指标和ER极化指数测量了城市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极化效应。结果表明:15个副省级城市整体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极化水平具有波浪式变化特征,2010年极化效应开始加剧;发达区8个副省级城市的经济规模化的极化水平呈倒W型减弱趋势。指出:二、三产业协同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式有助于弱化城市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极化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的评价体系构建及指数测算 [J].
张冀新 .
工业技术经济, 2012, 31 (09) :133-138
[2]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城市效率研究 [J].
戴永安 ;
董刚 .
技术经济, 2012, 31 (07) :111-117
[3]   中国副省级城市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 [J].
倪芝青 ;
林晔 ;
楼菁华 .
中国科技论坛, 2012, (07) :108-114
[4]   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我国中、西部主要城市为例 [J].
文守逊 ;
张泰松 .
技术经济, 2012, 31 (04) :87-92
[5]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差异性与阶段研究 [J].
何永秀 ;
张宇 ;
杨丽芳 ;
杨卫红 ;
李德智 .
技术经济, 2009, (01) :67-71
[6]   区域经济差异测量方法述评 [J].
张芮 ;
赵丽 ;
杨洪焦 .
统计与决策, 2008, (04) :50-53
[7]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 人民出版社 , 胡锦涛, 2012
[8]  
转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徐井宏, 2011
[9]  
Marshall's scale economies[J] . J.Vernon Henderson.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2002 (1)
[10]   What difference do polarisation measures make? An application to China [J].
Zhang, XB ;
Kanbur, R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1, 37 (03) :8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