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亚种间杂种F1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8
作者
李季航
向珣朝
何立斌
李平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2]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温江
[3] 温江
关键词
水稻; 遗传距离; 净光合速率; 光合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绵恢725、蜀恢527和蜀恢881三个籼型恢复系、1个美国稻Lemont和1个爪哇稻香大粒作母本,与1个日本特早熟粳稻Kitaake杂交,研究了5个杂种F1及其亲本的光合生理表现。结果表明,在高光通量密度(Photosyntheticfluxdensity,PFD)条件下,5个杂种F1净光合速率(Pn)明显高于双亲或双亲之一,推测亲本与杂种F1之间不同的Pn同叶片中Rubsico活性有关。杂种F1的比较中,在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CE)、CO2补偿点(Γ)等方面,籼粳亚种间杂种F1(绵恢725/Kitaake、蜀恢527/Kitaake、蜀恢881/Kitaake)对2个亚种内杂种F1香大粒/Kitaake(粳爪交)、Lemont/Kitaake(不同生态型的粳粳交,美国稻属于特殊粳稻)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蜀恢881含有粳型血缘,蜀恢881/Kitaake也比典型籼粳亚种间杂种F1绵恢725/Kitaake、蜀恢527/Kitaake优势稍逊一筹。5个杂种F1因为具有不同的遗传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光合优势,在这方面,典型籼粳亚种间杂交蜀恢527/Kitaake、绵恢725/Kitaake要优于其他杂交种,说明亲本间遗传差异越大,其杂种F1的光合优势越强。
引用
收藏
页码:432 / 4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杂交水稻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程式华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3) :38-42
[2]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7, (06) :4-9
[3]   光合作用气孔限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 [J].
许大全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7, (04) :241-244
[4]   亚种间杂交稻光合特性及物质积累与运转的研究 [J].
杨建昌 ;
朱庆森 ;
王志琴 ;
郎有忠 .
作物学报, 1997, (01) :82-88
[5]   选育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策略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6, (02) :1-3
[6]  
植物生理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王忠主编, 2000
[7]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Photosynthesis[J] . G D Farquhar,T D Sharkey.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 1982
[8]   SOM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IOCHEMISTRY OF PHOTOSYNTHESIS AND THE GAS-EXCHANGE OF LEAVES [J].
VONCAEMMERER, S ;
FARQUHAR, GD .
PLANTA, 1981, 153 (04) :37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