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山东济阳坳陷始新统-渐新统天文地层界线年龄分析
被引:7
作者:
姚益民
[1
]
徐道一
[2
]
韩延本
[3
]
尹志强
[3
]
张海峰
[1
]
机构:
[1] 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来源:
关键词:
天文地层;
小波分析;
沙河街组;
始新世—渐新世;
古近纪;
济阳坳陷;
山东;
D O I:
10.19839/j.cnki.dcxzz.2007.s2.008
中图分类号:
P534.6 [新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山东济阳坳陷沙河街组上部天文地层研究是以牛38井沙三段中亚段顶界年龄34.892Ma作为标定,分析和计算出沙二段下亚段底年龄为33.799Ma、沙段二段上亚段底为33.338Ma、沙一段底为32.940Ma和东营组底为31.829Ma。从天文地层界线年龄分析,沙三段-沙二段界线的年龄大致可对比为"国际地层表(2004)"始新统-渐新统界线年龄33.90Ma,而沙二段下亚段-上亚段界线年龄比国际始新统-渐新统界线的滞后大约600ka。在"中国区域地层表"始新统-渐新统界线年龄(32Ma)和"国际地层表"的始新统-渐新统界线年龄(33.9Ma)之差的1.9Myr,大致相当于本区计算的沙一、二段的持续时间。SP数据的小波分析表明,在沙二段-沙三上亚段界线附近,即约33.8Ma之后,约405ka周期开始变得不明显、不规则,幅度亦下降,剧烈突变发生时间在33.4Ma左右。上述界线对应偏心率周期的理论值突变的时间。因此推论始新世-渐新世转折期是偏心率多个理论周期重迭而导致的一个特殊的时期,也是本区沙二段下亚段这段地层形成不整合面的时间,大约在33.8—33.4Ma期间。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94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