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中国1996年005年能源生态足迹与效率动态测度与分析
被引:72
作者:
李智
鞠美庭
刘伟
邵超峰
机构: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来源: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生态足迹;
能源足迹产值;
生态压力;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本文从探求中国能源可持续消费出发,运用生态足迹模型,重点将中国近10年化石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测度,并将其动态特征融入模型中,进行能源足迹产值、强度以及其带来的生态压力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提出中国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分析表明:10年间,煤炭的足迹占据主要地位,1996年占人均总能源足迹的83.4%(0.301 hm2/人),到2005年占77.5%(0.418 hm2/人),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生产耗能足迹占有很大的比例,从1996年的83.30%(0.30hm2/人)到2005年的85.59%(0.450 hm2/人)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生活耗能的足迹所占比例则呈整体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12.75%(0.046 hm2/人)到2005年的10.48%(0.055hm2/人);自1996年起,能源足迹产值呈增加趋势,到2005年为0.33×104美元/hm2,比1996年的0.19×104美元/hm2增加0.14×104美元/hm2,能源足迹强度1996年最高为5.15 hm2/×104美元,最低为2005年3.07 hm2/×104美元;能源足迹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自1996年到1999年呈下降趋势,1996年压力指数为0.84,到1999年为0.63,从2000年开始便逐渐增加,到2004年超过1,2005年达到1.20。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