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理性及其合作行为问题的研究述评——兼论农民“善分不善合”

被引:27
作者
胡敏华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理性假设; 合作行为; 农民组织化; “善分不善合”;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07.06.008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民组织化就是农户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实现联合和合作的过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有效途径。然而,在国内,农民"善分不善合"的命题却长期困扰着人们。显然,研究农民组织化问题必须有赖于对农民理性及其合作行为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与判断,为此,有必要对相关的基础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本文认为,理性农民合作行为是其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统一的结果,政府的有效参与是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实选择;同时,本文也对农民"善分不善合"观点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中国农民合作行为的博弈分析 [J].
胡敏华 .
中国经济问题, 2007, (01) :48-55
[2]   农民专业合作行为的广义经济学分析 [J].
李丽纯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63-67+73
[4]   转型期中国农民合作的困境制度性缘由 [J].
李琼 ;
胡赣栋 .
企业家天地, 2006, (04) :102-103
[5]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J].
马彦丽 ;
林坚 .
经济学家, 2006, (02) :40-45
[6]   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治理——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解释 [J].
黄祖辉 ;
徐旭初 .
浙江社会科学, 2006, (01) :60-66
[7]   合作与不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我国农民经济组织发展中的国家、政府与市场 [J].
张永丽 ;
赵锋 ;
姚华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118-123
[8]   中国农户合作行为的博弈分析和现实阐释 [J].
黄珺 ;
顾海英 ;
朱国玮 .
中国软科学, 2005, (12) :60-66
[9]   论“公司+农户”组织的制度缺陷及其改革与创新 [J].
孙耀吾 ;
贺石中 ;
刘朝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5, (12) :10-13
[10]   农民原子化的后果及对策 [J].
郝涛 .
许昌学院学报, 2005, (06) :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