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行为的广义经济学分析

被引:6
作者
李丽纯
机构
[1]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关键词
经济利益圆周; 专业合作行为; 内生因素; 可持续性;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06.02.013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一定时期内,任何经济人的所有经济行为的最终结果,都会形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以有效经济利益为半径的经济利益圆周;经济人的经济利益圆周范围不断扩大以至相互重叠,是合作行为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农民专业合作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是家庭土地承包经营的充分发展,并始终以此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的经济效率来源于参与者的合作收益,但必须保证合作收益大于合作成本;农民的合作净收益必须留存于合作组织内部,合理、均衡的利益反馈机制是保证其可持续运行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73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经济利益圆周模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研究 [J].
李丽纯 .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5) :41-43+48
[2]   农民合作的经济学分析 [J].
姜明伦 ;
于敏 ;
郭红东 .
经济问题探索, 2005, (03) :21-25
[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J].
郭海霞 ;
任大鹏 .
农业经济, 2005, (03) :39-41
[4]   关于合作社理论的文献综述 [J].
郭红东 ;
钱崔红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1) :72-77+80
[5]   论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J].
刘劲松 .
农村经营管理, 2004, (06) :6-8
[6]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若干看法 [J].
郭玮 .
调研世界, 2004, (01) :6-9
[7]   农民合作组织认识误区辨析 [J].
黄祖辉 ;
OlofBolin ;
徐旭初 .
经济学家, 2002, (03) :73-76
[8]   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J].
尹成杰 .
管理世界, 2002, (04) :1-6+87
[9]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组织化问题 [J].
咸春龙 .
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2) :40-43
[10]   试论我国农业发展的联合经营 [J].
左彤舢 ;
熊跃平 .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96, (02) :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