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产甲烷菌代谢途径和优势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吴美容 [1 ,2 ]
张瑞 [1 ,2 ]
周俊 [1 ,2 ]
谢欣欣 [1 ,2 ]
雍晓雨 [1 ,2 ]
闫志英 [3 ]
葛明民 [1 ,2 ]
郑涛 [1 ,2 ]
机构
[1]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2]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能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甲烷; 生物能源; 代谢; 产甲烷菌; 温度; 乙酸代谢途径; CO2还原产甲烷途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221.11 [];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产甲烷菌是严格厌氧的古菌,由其完成的产甲烷过程通常是厌氧微生物生化代谢中最重要的限速步骤。温度作为影响产甲烷菌的产甲烷速率重要因素,其变化会改变生物环境中的产甲烷的代谢途径和优势菌群分布。目前已知甲烷生物合成有3条途径:乙酸代谢途径、CO2还原途径和甲基营养型途径。理论上乙酸途径生成的甲烷约占甲烷生成总量的2/3,CO2还原产甲烷途径则约占1/3,甲基营养型途径只在少数情况下考虑其影响,例如盐湖。在低温条件下产甲烷菌以利用乙酸代谢为主;在中温条件下,产甲烷途径以乙酸代谢和H2/CO2还原一定比例存在;在高温和超高温条件下,以只利用CO2还原途径的菌群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602 / 16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低温湿地甲烷古菌及其介导的甲烷产生途径 [J].
蒋娜 ;
陈紫娟 ;
曹轶 ;
田建卿 ;
王艳芬 ;
东秀珠 .
微生物学通报, 2013, 40 (01) :137-145
[2]   甲烷产生菌的特性及其工业前景 [J].
杨薇 .
安徽化工, 2010, 36 (04) :10-12
[3]  
高温油藏采出液中嗜热产甲烷古菌的分离鉴定[J]. 刘海昌,兰贵红,刘全全,张文静,曹毅,邓宇,张辉.生物工程学报. 2010(07)
[4]   污泥厌氧消化中氢分压的降低途径探讨 [J].
王长文 ;
蒲贵兵 ;
吕波 ;
何东 ;
尹洪军 .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0, 27 (04) :79-82
[5]   甲烷C同位素比值表征温度对甲烷生成途径的影响 [J].
瞿贤 ;
何品晶 ;
Mazas Laurent ;
Bouchez Thodore .
环境科学, 2008, (11) :3252-3257
[6]   厌氧消化中的产甲烷菌研究进展 [J].
公维佳 ;
李文哲 ;
刘建禹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6) :838-841
[7]   产甲烷菌研究进展 [J].
单丽伟 ;
冯贵颖 ;
范三红 .
微生物学杂志, 2003, (06) :42-46
[8]  
Bioreactor performance and methanogenic population dynamics in a low-temperature (5–18<ce:hsp sp="0.25"/>°C) anaerobic fixed-bed reactor[J] . Dongdong Zhang,Wanbin Zhu,Can Tang,Yali Suo,Lijuan Gao,Xufeng Yuan,Xiaofen Wang,Zongjun Cui.Bioresource Technology . 2011
[9]  
Performance of an UASB reactor treating synthetic wastewater at low-temperature using cold-adapted seed slurry[J] . G. Akila,T.S. Chandra.Process Biochemistry . 2006 (3)
[10]   Diversity and ubiquity of thermophilic methanogenic archaea in temperate anoxic soils [J].
Wu, XL ;
Friedrich, MW ;
Conrad, R .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6, 8 (03) :39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