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伐强度对云南松中龄低产林分结构的调整研究

被引:19
作者
韩明跃 [1 ]
李莲芳 [1 ]
郑畹 [1 ]
苏俊武 [1 ]
李卫冲 [2 ]
龚建斌 [2 ]
郑树红 [2 ]
机构
[1]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2] 宜良县禄丰村林场
关键词
云南松; 塘播用材林; 抚育; 间伐;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1.02.020
中图分类号
S791.257 [云南松];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2008年通过对禄丰村林场徐家山林区具有代表性的25 a生塘播云南松人工用材林进行本底调查,依据云南松的林分密度、林木平均胸径、云南松单株林木平均占据的面积和云南松的枯立木百分比等判断该林分为云南松的劣质低产用材林,确定抚育间伐是该林分改造的主要措施。选择相似立地条件的林地,在同一坡向(SE)分别以1 hm2为间伐单位,设置4个研究区,分别设为3块样地及1块对照样地,以研究区内原有林木株数控制进行间伐,间伐的强度样地分别为40%(样地1)、30%(样地2)、20%(样地3)和0%(对照),每个研究区选择林木生长均匀的900 m2(30 m×30 m)作为长期调查研究的标准样地。间伐结束进行第2次调查,1年后进行第3次调查。结果表明:处理1~3间伐前后林木胸径与对照相比,无论其平均值、最小胸径或林木的胸径集中分布范围的下限,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胸径分布较为均匀。云南松的林分质量也相应的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间伐的效果。对照样地仅实施下层灌草清理和对部分天然更新的阔叶树伐除,故其云南松林木株数的胸径仍呈左偏态分布,胸径分布极不均匀,林木胸径的分布仍处于自然松散的状态。云南松间伐后,不但林木的胸径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其平均树高也同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间伐后云南松林木平均高生长量的提高比例显著小于平均胸径生长量的提高比例。根据株数间伐强度20.5%~31.5%的林分间伐1 a后的各项指标分析,以31.5%的株数进行间伐有利于改善该类劣质低产云南松人工林的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云南松低质低效林的成因及其分类 [J].
李莲芳 ;
韩明跃 ;
郑畹 ;
苏俊武 ;
李卫冲 ;
郑树红 ;
龚建斌 .
西部林业科学, 2009, 38 (04) :94-99
[2]   禄丰村林场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特征及质效研究 [J].
韩明跃 ;
李莲芳 ;
段辉 ;
冯志伟 ;
郑畹 ;
苏俊武 ;
李卫冲 ;
龚建斌 ;
郑树红 .
西部林业科学, 2009, (01) :28-35
[3]   间伐的华山松+云南松近成熟林密度及胸径断面积的变化研究 [J].
段辉 ;
张文东 ;
李莲芳 ;
李继宏 ;
李卫冲 .
西部林业科学, 2009, (01) :65-70
[4]   国内低效林研究综述 [J].
罗晓华 ;
何成元 ;
刘兴良 ;
钟非亚 .
四川林业科技, 2004, (02) :31-36
[5]   长江中上游低质低效次生栎林的分类与评价 [J].
欧阳君祥 ;
曾思齐 .
林业资源管理, 2002, (03) :69-74
[6]   长江上游低质低效云杉林的分类与评价 [J].
曾思齐 ;
欧阳君祥 ;
佘济云 .
湖南林业科技, 2001, (04) :11-14
[7]   湖南省低质低效马尾松次生林改造技术研究 Ⅱ 改造措施筛选和改造成效综合分析评价 [J].
佘济云 ;
曾思齐 ;
谭建国 ;
陈彩虹 ;
陈亮明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1, (04) :54-58
[8]   阔叶次生林抚育改造初探 [J].
钟志鸿 .
南昌水专学报, 2000, (02) :54-56
[9]   云南松居群遗传学研究的等位酶分析方法 [J].
虞泓钱韦黄瑞复 .
云南植物研究, 1999, (01) :70-82
[10]   云南松的种群遗传与进化 [J].
黄瑞复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1) :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