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伐的华山松+云南松近成熟林密度及胸径断面积的变化研究

被引:5
作者
段辉 [1 ]
张文东 [1 ]
李莲芳 [2 ]
李继宏 [3 ]
李卫冲 [3 ]
机构
[1] 宜良县花园林场
[2]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3] 宜良县禄丰村林场
关键词
间伐; 华山松+云南松近成熟林; 林木密度; 胸径; 断面积; 变化;
D O I
10.16473/j.cnki.xblykx1972.2009.01.023
中图分类号
S791 [针叶树类];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宜良县禄丰村林场海拔高度1 850 m,于1954年起经营的华山松+云南松混交林在其形成成熟林的50年生长过程中,就其采取间伐措施后林分中两树种林木株数(密度)胸径及断面积的变化进行了定位研究。通过立地条件相同地段设置的2块0.1 hm2的固定样地(其中,一块样地为继1978年后于1984年、1990年、1997年和2004年进行4次间伐的林分,另一块样地为未进行任何间伐活动,作为对照的林分)的林木30年(1978~2007年)的定位连续观测,其间伐和对照样地林分的林木密度分别从3 070株.hm-2和4 400株.hm-2降为580株.hm-2和850株.hm-2,林分的林木株数组成从华山松分别占91.9%和87.4%降至69.0%和49.4%,云南松从8.1%和12.6%上升至31.0%和50.6%,表明该地区较适宜云南松生长。在定位观测的30年间,无论混交林中的华山松或云南松林木的平均胸径,间伐林分始终大于对照林分;1978和2007年,间伐林分的林木胸高总断面积呈现几近相等(2 403.9 m2.hm-2与2 384.9 m2.hm-2),而对照林分林木的胸高总断面积则呈现较大幅度地降低(3 260.0 m2.hm-2与2 988.6 m2.hm-2),揭示了在华山松+云南松混交林经营过程中间伐的必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森林系统的存在与演化 [J].
杨永祥 ;
张裕农 .
西部林业科学, 2008, (04) :21-26
[2]   普洱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研究 [J].
刘云彩 ;
沙丽清 ;
蒋云东 ;
李思广 .
西部林业科学, 2008, (01) :20-24
[3]   思茅松人工林胸径断面积生长特点与初始抚育间伐期的确定 [J].
刘永刚 ;
冯弦 ;
刘云彩 ;
孟梦 ;
雷玮 ;
李江 ;
陈宏伟 ;
周云 .
西部林业科学, 2007, (02) :33-37
[4]  
云南松[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云南松》编委会[编], 2004
[5]  
云南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