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退耕地紫花苜蓿生长特性与土壤水分生态效应

被引:24
作者
程积民 [1 ,2 ]
程杰 [1 ]
高阳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地上生物量; 土壤水分; 土壤干层; 半干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S541.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090503 ; 0909 ;
摘要
本文系统研究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20年生紫花苜蓿(Meducagi sativaL.)生长变化特征与土壤水分的消耗与恢复过程。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不同生长阶段生产力差异较大,年生长的6-8月份,即在水热同步条件下,紫花苜蓿形成较高地上生物量,为年生长的盛期,但土壤水分消耗过度,降至年最低点;紫花苜蓿产草量不同生长年限均达极显著差异,在山地、塬地和川地3种立地条件下均呈规律性变化特征,即在生长的4~8年间,3种立地条件下紫花苜蓿均为旺盛生长阶段,第10年土壤含水量降到最低,土壤干层厚度高达300~720 cm,土壤水分严重亏缺;10年后随紫花苜蓿的基本衰败,土壤水分开始缓慢恢复;第15~20年,3种立地类型500 cm土层以上土壤水分可恢复到接近种植前的土壤含水量,而500 cm以下土壤通体干燥化严重,水分恢复极为缓慢,且恢复难度较大。因而,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紫花苜蓿适宜生长年限应为8~10年,第4~8年为苜蓿生长的高峰期。
引用
收藏
页码:565 / 569+576 +5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中国苜蓿[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耿华珠等编著, 1995
[12]   陇东紫花苜蓿主要生产性能研究 [J].
姬永莲 .
草原与草坪, 2003, (02) :53-55
[13]   黄绵土坡耕地大豆的水肥产量效应 [J].
陈洪松 ;
邵明安 ;
张兴昌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11-214
[14]   华北平原地区灌溉对苜蓿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J].
朱湘宁 ;
郭继勋 ;
梁存柱 ;
祝廷成 .
中国草地, 2002, (06) :33-38
[15]   灌溉对干旱沙区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J].
白文明 .
生态学报, 2002, (08) :1247-1253
[16]   苜蓿生产力动态及其水分生态环境效应 [J].
李玉山 .
土壤学报, 2002, (03) :404-411
[17]   科尔沁沙地敖汉苜蓿地上生物量及营养物质累积 [J].
孙启忠 ;
韩建国 ;
桂荣 ;
刘国荣 .
草地学报, 2001, (03) :165-170
[18]   试论中国苜蓿产业化 [J].
张玉发 ;
王庆锁 ;
苏加楷 .
中国草地, 2000, (01) :65-70
[19]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生产力的测定 [J].
孙启忠 ;
桂荣 .
草与畜杂志, 1998, (03) :20-21
[20]   紫花苜蓿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规律的研究 [J].
吴勤 ;
宋杰 ;
牛芳英 .
中国草地, 1997, (06)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