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多酚氧化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11
作者
王乃栋
张丽霞
向勤锃
李巍巍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核表达;
D O I
10.13305/j.cnki.jts.2011.01.006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通过PCR方法扩增出迎霜品种茶多酚氧化酶(PPO)的编码区序列,并将其登录于GenBank,注册号为GQ21431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 800 bp,编码599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3008H4677N813O900S18,存在两个铜离子结合域,没有跨膜区;进化树分析表明,茶与毛叶茶亲缘关系最近。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ppo,并转化E.coli BL21(DE3),实现了PPO的原核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在71 KD处有一条特异蛋白条带,与预测大小相符。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 [J].
冯思玲 .
信息技术, 2009, 33 (05) :20-22
[2]   生物信息学中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J].
刘智珺 .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9, 37 (05) :157-159
[3]   红山茶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提取 [J].
倪穗 ;
田敏 ;
李纪元 .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7, (02) :163-167
[4]   固定化酶膜催化茶多酚形成茶黄素反应条件优选 [J].
屠幼英 ;
方青 ;
梁惠玲 ;
黄海涛 .
茶叶科学, 2004, (02) :129-134
[5]   茶树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比较 [J].
赵东 ;
刘祖生 ;
奚彪 .
茶叶科学, 2001, (02) :94-98
[6]   茶色素及其药理学功能 [J].
宛晓春 ;
李大祥 ;
夏涛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1, (04) :65-70
[7]   茶黄素制取与分离研究进展 [J].
李立祥 ;
萧伟祥 .
中国茶叶加工, 2000, (04) :29-33
[8]   茶红色素形成机理和制取 [J].
萧伟祥 ;
钟瑾 ;
萧慧 ;
蒋显猷 .
茶叶科学, 1997, (01) :3-10
[9]  
Extraction and par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phenol oxidase from banana ( Musa acuminata Grande naine) roots[J] . Nathalie Wuyts,Dirk De Waele,Rony Swennen.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2006 (5)
[10]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theaflavins and their gallate esters - Radical scavengers or metal chelators? [J].
Miller, NJ ;
Castelluccio, C ;
Tijburg, L ;
RiceEvans, C .
FEBS LETTERS, 1996, 392 (01) :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