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稻不同基因组的SSR多样性分析

被引:20
作者
郑景生
陈良兵
符文英
李义珍
机构
[1] 海南省热带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
[2] 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农学院
关键词
野生稻; 基因组; SSR;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9 [野生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应用SSR标记分析了 18份野生稻不同基因组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 :18份野生稻不同基因组材料可分为 3大组 ,即AA和BCD为一组、FF和GG为一组和HHJJ为一组 ;同一基因组内的野生稻亲缘较近 ,不同基因组间的亲缘较远 ;不同基因组的平均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远近的顺序为AA >BCD >BBCC >CCDD >CC >FF ,其中CC和CCDD基因组、FF、GG和HHJJ基因组间的亲缘性较高 ,并推测CC基因组中的药用野生稻 (O officinalis)和宿根野生稻 (O rhizomatis)可能是CCDD基因组的高秆野生稻 (O alta)、阔叶野生稻 (O latifolia)和重颖野生稻 (O grandiglumis)的共同母系亲本。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稻属分类研究综论 [J].
张乃群 ;
李运贤 ;
祝莉莉 ;
何光存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4) :104-108
[2]   PCR技术及实用方法 [J].
郑景生 ;
吕蓓 .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03) :381-394
[3]   植物DNA分离 [J].
王珍 ;
方宣钧 .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02) :281-288
[4]   稻属种间关系研究综论 [J].
张乃群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61-66+76
[5]   中国野生稻资源及其抗虫性 [J].
冯国忠 ;
万树青 ;
潘大建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2, (05) :14-16
[6]   用SSR标记比较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J].
朱作峰 ;
孙传清 ;
付永彩 ;
张培江 ;
王象坤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12) :1437-1441
[7]   中国疣粒野生稻的分布、濒危现状和保护前景 [J].
钱韦 ;
谢中稳 ;
葛颂 ;
洪德元 .
植物学报, 2001, (12) :1279-1287
[8]   稻属基因组间相关性的AFLP分析 [J].
祁仲夏 ;
宋文芹 ;
金刚 ;
陈瑞阳 .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74-80
[9]   稻属分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J].
卢宝荣 ;
葛颂 ;
桑涛 ;
陈家宽 ;
洪德元 .
植物分类学报, 2001, (04) :373-388+394
[10]   采用RAPD和ISSR标记探讨中国疣粒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J].
钱韦 ;
葛颂 ;
洪德元 .
植物学报, 2000, (07) :74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