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染色体分带技术的研究

被引:21
作者
马恩波
姚爱玉
机构
[1]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
关键词
蝗虫,染色体,分带技术;
D O I
10.16288/j.yczz.1999.03.008
中图分类号
Q962 [昆虫细胞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9 ;
摘要
本文对采自长沙岳麓山的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Thunberg)〕和采自杭州的小稻蝗〔Oxyahy laintricata(Stal)〕进行了染色体C带、R带、N带和A带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C带显示结构异染色质,其位置在不同分裂相中较为稳定;R带即G带的反带,带纹较C带丰富,在粗线期最为明显,本文观察到不同的温育条件可影响R带产生的效果;N带和Ag带可相互参照比较,从而为NOR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A带即荧光带,本文对其显带程序作了一定的改进。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5+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五种稻蝗染色体核型和C带带型的比较 [J].
马恩波 ;
郑哲民 .
昆虫学报, 1989, (04) :399-405+503
[2]   染色体分带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J].
施立明 .
动物学研究, 1984, (S1) :1-13
[3]  
作物染色体及其研究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李懋学,张赞平编著, 1996
[4]  
人类染色体[M]. 科学出版社 , 周焕庚等 编著, 1987
[5]  
染色体及其研究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李国珍 主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