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广安气田须家河组裂缝发育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19
作者
卞从胜
王红军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构造裂缝; 形成期次; 天然气成藏; 广安气田; 须家河组;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裂缝在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田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裂缝的发育特征与力学形成过程决定了其与致密砂岩有效储层的形成和天然气运聚之间的关系。围绕该问题,通过岩心观察与成像测井分析,研究了广安地区须家河组须六与须四段储层裂缝的发育特征。根据构造背景和区域应力场的研究,发现该区主要有两期构造裂缝,分别为燕山晚期褶皱伴生张裂缝与喜山期断层伴生剪裂缝。第1期裂缝的形成与烃源岩的大量生排烃时间相吻合,促进了该区有效储层的形成,同时也是天然气运聚成藏的通道,如广安5井区;第2期裂缝形成时间晚,储层已经致密化,裂缝必须与有效储层相结合,才能对气藏起到调整与定型的作用,如广安124井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85 / 5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石油地质志[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玉门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编, 1989
[2]  
裂缝性油气储集层评价方法[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周文编著, 1998
[3]  
构造地质学原理[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俞鸿年,卢华复主编, 1998
[4]   四川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领域 [J].
邓康龄 .
天然气工业, 1992, (05) :7-12+6
[5]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砂岩非构造裂缝储层 [J].
王洪辉 ;
陆正元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1) :37-43
[6]  
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郭正吾等著, 1996
[7]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机理 [J].
陈义才 ;
蒋裕强 ;
郭贵安 ;
杨金利 .
天然气工业, 2007, (06) :27-30+148
[8]   储层天然裂缝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以静北潜山油藏为例 [J].
单业华 ;
葛维萍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1, (04) :457-464
[9]  
A method to detect natural fracture strike in sandstones. Laubach S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97
[10]   邛西构造须二段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裂缝的分布特征 [J].
曾联波 ;
李跃纲 ;
王正国 ;
陈古明 ;
李梅 .
天然气工业, 2007, (06) :45-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