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质疑、争鸣与科学认识

被引:36
作者
刘传春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内涵; 科学认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 [国际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愿景走向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国逐渐明确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实现人类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共担责任的内涵。但是,实现人类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共担责任的命运共同体内涵,面临着质疑,在国内学术界也存在争鸣。有必要从世界因相互依存而形成的发展、合作、共赢的属性来科学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92 +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想下南海问题的前景展望 [J].
葛红亮 ;
鞠海龙 .
东北亚论坛, 2014, 23 (04) :25-34+126
[2]   打造中非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 [J].
张春 .
社会观察, 2014, (06) :56-58
[3]   坚持合作共赢 携手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 [J].
刘振民 .
国际问题研究, 2014, (02) :1-10+143
[4]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 [J].
曲星 .
求是, 2013, (04) :53-55
[5]   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身份定位及其对国际气候制度的建构 [J].
肖兰兰 .
太平洋学报, 2013, 21 (02) :69-78
[6]   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 [J].
秦亚青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 (01) :10-15+77
[7]  
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M].陈琪; 刘丰;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  
国际体系中的中国角色.[M].俞新天等; 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9]  
大国政治的悲剧.[M].(美)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J.Mearsheimer)著;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  
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N].杜尚泽;李秉新;.人民日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