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夏断裂带侏罗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6
作者
吴孔友 [1 ]
洪梅 [1 ]
聂振荣 [2 ]
张礼刚 [2 ]
郑志祥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3] 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尔禾-夏子街断裂带; 不整合; 稠油; 油气藏形成; 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乌尔禾-夏子街断裂带是一个晚石炭世至三叠纪发育起来的大型逆掩断裂带,断层主要发育在三叠系以下层位,侏罗系以上近于单斜形态。目前已在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发现油气藏,其中侏罗系含油层位主要集中在八道湾组,油藏类型以地层和岩性油气藏为主,原油遭受次生改造作用较强。通过对该区侏罗系典型油气藏的解剖证实,油气是沿断裂运移至侏罗系底部不整合后发生侧向运移,上倾方向遇稠油遮挡在底砾岩或水进砂体中成藏。这一认识已得到勘探实践证明。
引用
收藏
页码:434 / 4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富集规律 [J].
王惠民 ;
吴华 ;
靳涛 ;
杨红霞 .
新疆地质, 2005, (03) :278-282
[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二叠纪逆冲断裂活动的沉积响应 [J].
蔚远江 ;
何登发 ;
雷振宇 ;
尹成 ;
张立平 ;
胡素云 ;
董大忠 .
地质学报, 2004, (05) :612-625
[3]   前陆冲断带构造分段特征——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构造带为例 [J].
何登发 ;
尹成 ;
杜社宽 ;
石昕 ;
马辉树 .
地学前缘, 2004, (03) :91-101
[4]   流场与油气二次运移——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为例 [J].
王志章 ;
肖春林 ;
严萍 ;
汪玉华 ;
袁述武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2) :110-111+184
[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现今水动力分布特点 [J].
王震亮 ;
朱玉双 ;
耿鹏 ;
高胜利 ;
孙明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4) :348-352
[6]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藏保存及破坏定量研究 [J].
吴元燕 ;
平俊彪 ;
吕修祥 ;
徐佑得 ;
付建林 .
石油学报, 2002, (06) :24-28+6
[7]   准噶尔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勘探 [J].
童崇光 .
新疆石油地质, 1989, (03) :23-33
[8]  
前陆冲断带油气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贾承造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