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资源在大豆种质拓宽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17
作者
来永才
林红
方万程
姚振纯
齐宁
王庆祥
杨雪峰
李辉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2] 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
[3] 农业部谷物制品监督检测中心 辽宁沈阳
[4] 黑龙江哈尔滨
[5] 辽宁沈阳
关键词
野生大豆; 种质; 种间杂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1979~2003年,先后收集、整理、鉴定了野生大豆资源材料989份,组配各类型种间杂交组合676个。筛选出一批蛋白质含量480mg·g-1以上优异野生大豆种质49份;抗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高抗种质8份;抗花叶病毒的野生大豆种质5份;多花荚、多分枝、抗逆性强等类型野生大豆种质9份;创造出蛋白质、脂肪双高661.6mg·g-1(龙品8807)品系1份和新种质类型8份。通过种间杂交,获得一批变异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百粒重在6~20g、抗逆性及丰产潜力大的优异中间材料,此外,选育推广了龙小粒豆1号特用新品种大豆,成为黑龙江省出口创汇的骨干品种。与此同时,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采用外源DNA导入技术,在中国首次选育出“黑生101”大豆新品种,拓宽了大豆种质遗传基础,丰富了大豆种质基因库。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野生大豆比较胚胎学研究 [J].
申家恒 ;
田国伟 ;
李玉芬 ;
李慧荣 ;
王晓燕 ;
张淑玲 ;
张艳馥 .
大豆科学, 1991, (04) :253-260
[2]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的评价和利用 [J].
林红 ;
姚振纯 .
中国油料, 1989, (04) :20-22
[3]   大豆起源地的三个新论据 [J].
徐豹 ;
郑惠玉 ;
路琴华 ;
赵述文 ;
邹淑华 ;
胡志昂 .
大豆科学, 1986, (02) :123-130
[4]   中国野生大豆生育期观察研究 [J].
李福山 ;
舒世珍 .
作物品种资源, 1985, (01) :25-27
[5]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的考察和研究 [J].
王连铮 ;
吴和礼 ;
姚振纯 ;
林红 .
植物研究, 1983, (03) :116-130
[6]   中国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报告 [J].
全国野生大豆考察组 .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06) :69-75
[7]   黑龙江省野生半野生大豆的观察研究 [J].
王连铮 ;
吴和礼 ;
姚振纯 ;
周毅夫 ;
李秀兰 ;
朱之垠 .
中国油料, 1980, (03) :53-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