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边疆民族地区中的府际利益冲突与协调

被引:23
作者
丁忠毅 [1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
[2] 云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对口支援; 边疆民族地区; 边疆治理; 府际协作治理; 利益协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3 [民族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030402 ;
摘要
对口支援边疆民族地区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协作治理模式,党和政府在这一政策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尽管参与对口支援的各级、各方政府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但其具体利益的差异性可能引发多重府际利益冲突,并影响对口支援政策的效能。完善对口支援政策、改善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绩效,应在充分发挥政治动员、道德情感规约等既有的利益协调机制优势的基础上,强化支援方和受援方的利益共同体意识,着力培育各参与主体的经济与社会利益增长点,推动对口支援走向对口合作。为此,必须优化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构建更为完善的府际利益表达、协商与补偿机制,不断提升利益协调的法治化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5+122 +12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西部边疆安全治理:机遇、挑战及应对 [J].
丁忠毅 .
探索, 2015, (06) :121-126
[2]   界定“中国特点的对口支援”:一种政治性馈赠解释 [J].
李瑞昌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 (04) :194-204
[3]   我国区域合作治理困境与纵向嵌入式治理机制选择 [J].
邢华 .
政治学研究, 2014, (05) :37-50
[5]   从多重维度深化对社会政治冲突的认识 [J].
胡元梓 .
探索与争鸣, 2014, (08) :17-19
[6]   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问题与法治反思 [J].
王永才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4, (02) :16-21
[7]   援藏制度:起源、演进和体系研究 [J].
谢伟民 ;
贺东航 ;
曹尤 .
民族研究 , 2014, (02) :14-25+123
[8]   论对口支援任务型府际关系网络及其治理 [J].
郑春勇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4, (02) :230-239
[10]   灾后对口支援的模式与合作化转向 [J].
于永利 .
今日中国论坛, 2013, (17) :3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