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边疆民族地区中的府际利益冲突与协调

被引:23
作者
丁忠毅 [1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
[2] 云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对口支援; 边疆民族地区; 边疆治理; 府际协作治理; 利益协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3 [民族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030402 ;
摘要
对口支援边疆民族地区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协作治理模式,党和政府在这一政策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尽管参与对口支援的各级、各方政府的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但其具体利益的差异性可能引发多重府际利益冲突,并影响对口支援政策的效能。完善对口支援政策、改善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绩效,应在充分发挥政治动员、道德情感规约等既有的利益协调机制优势的基础上,强化支援方和受援方的利益共同体意识,着力培育各参与主体的经济与社会利益增长点,推动对口支援走向对口合作。为此,必须优化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构建更为完善的府际利益表达、协商与补偿机制,不断提升利益协调的法治化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5+122 +12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中国国家能力报告..王绍光;胡鞍钢;.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12]  
口述上海 对口援藏.[M].政协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13]  
西藏援助与发展.[M].靳薇; 编著.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
[14]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及其法制化.[M].刘铁; 著.法律出版社.2010,
[15]  
全国援藏的经济学分析.[M].潘久艳; 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16]  
国家民委民族政策文件选编.[M].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17]   对口支援:政治、道德与市场的互动——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为中心 [J].
夏少琼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34 (05) :8-13
[18]   边疆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 [J].
周平 .
思想战线, 2013, (02) :99-105
[19]   协作治理模式:从“对口支援”到“协作发展” [J].
周晓丽 ;
马晓东 .
南京社会科学, 2012, (09) :67-73+79
[20]   中国灾区重建对口支援政策之分析——以汶川地震为例 [J].
沈文伟 ;
黄月珍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2, (04) :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