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兰挥发性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17
作者
田宇 [1 ]
侯婧 [2 ]
吴建平 [2 ]
何兰 [2 ]
曹坳程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关键词
紫茎泽兰;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抑菌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82.2 [杀菌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索氏提取器及水蒸气蒸馏两种方法对采于不同时间、不同产地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Spreng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得油率、化学组成及其相对含量;采用GC-M S联用技术对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种植物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因提取方法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如贵州紫茎泽兰叶中的α-红没药醇用索式提取器提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99%和7.55%;不同采集时间、不同产地及不同植物器官的化学组份及相对含量也具有明显差异,如姜黄烯(gurcumene)在不同紫茎泽兰叶或种子中的相对含量在0.41%5.23%之间。初步的抑菌试验表明:紫茎泽兰挥发油提取液在浓度为3 000mg/kg时对4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均大于60%,其中对番茄灰霉菌抑制作用最强,其EC50值为580.5mg/kg。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J].
段惠 ;
强胜 ;
吴海荣 ;
林金诚 .
杂草科学, 2003, (02) :37-39
[2]   紫茎泽兰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J].
陈耀艾 .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2, (05) :27-27
[3]   紫茎泽兰精油各馏份对4种仓库害虫的杀虫活性 [J].
李云寿 ;
邹华英 ;
佴注 ;
李晚谊 ;
纳晓燕 ;
唐绍宗 ;
杨益章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331-332
[4]   紫茎泽兰的防治对策和综合防治措施 [J].
周俗 ;
谢永良 .
四川畜牧兽医, 1999, (12) :24-24
[5]   紫茎泽兰的光合作用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J].
刘文耀 ;
刘伦辉 ;
郑征 .
云南植物研究, 1988, (02) :175-181
[6]  
慕立义 主编.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