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理性思考

被引:21
作者
朱卫国 [1 ,2 ]
机构
[1] 江苏省教育厅
[2] 江苏省教育学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课业负担; 减负;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9.12.002
中图分类号
G63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在理解课业负担基本内涵时,需要考虑家庭和课外培训机构施加的负担,且这种负担同时包含主客观双重指标,同时要注意课业负担的学科差异、心理活动差异和群体差异。政策执行偏差是减负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选择性执行、象征性执行和替代性执行。课业负担过重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和教育生态系统有消极作用。为此,政府需要在减负中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多轨贯通的升学评价体系,贯彻落实学生发展指导机制,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生态系统,提供更多均衡且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中小学生减负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课业负担监测预报模型建构研究 [J].
杨光 ;
武帅 ;
张君 .
中国教育学刊, 2014, (11) :96-99
[2]  
政策科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振明主编, 2003
[3]   关于普通教育学习负担问题的理性思考 [J].
杨兆山 ;
陈旭远 .
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6, (03) :2-5
[4]   关于学生学业负担的理性思考 [J].
娄立志 .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09) :21-26
[5]   重要的是减轻中小学生的心理负担 [J].
谢维和 .
教育研究, 2000, (04) :9-41
[7]   从个人困扰到公共教育议题:在真实世界中理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J].
陈霜叶 ;
柯政 .
全球教育展望, 2012, 41 (12) :15-23
[8]   国内学界对课业负担概念的理解:基于500篇代表性文献的文本分析 [J].
胡惠闵 ;
王小平 .
教育发展研究 , 2013, (06)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