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刺激治疗对大鼠中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影响

被引:37
作者
韩震
周岱
俞光弟
殷光中
王中
印其章
机构
[1] 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3] 苏州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关键词
电刺激; 昏迷; 行为; 脑电描记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1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鼠意识障碍模型 ,研究神经电刺激对意识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立体定向电解毁损大鼠中脑网状结构的方法造成意识障碍的实验模型 ,然后采用脉冲电经皮肤分别行正中神经刺激 (MNS)和“人中”穴刺激 (RZAS) ,并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脑电图 (EEG )和意识状态的变化。结果 毁损大鼠中脑的被盖部后 ,大鼠行为、脑电变化与临床昏迷状态相似。经神经电刺激后 ,意识障碍的大鼠表现出短暂的行为觉醒反应和EEG觉醒反应 ,MNS以对侧的EEG觉醒反应更明显 ,而RZAS则表现双侧的EEG觉醒反应 ,对同一只动物产生激醒作用 ,RZAS所需要的电压值较MNS为小。结论 毁损大鼠中脑的被盖部可以造成大鼠的意识障碍模型 ,MNS或RZAS对大鼠中脑损伤后昏迷具有促醒作用。MNS治疗时应刺激双侧的正中神经 ,RZAS较MNS存在优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YM-14673对猫中脑损伤意识障碍的实验性治疗 [J].
常鹏飞 ;
王忠诚 ;
张颖 ;
栾国明 ;
张家瑾 ;
阎丽 ;
孙异临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9, (01) :27-29
[2]   督脉电针电场治疗半横断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J].
余安胜 .
针灸临床杂志, 1995, (01) :24-26
[3]   中缝背核和蓝斑在唇针镇痛中的作用 [J].
俞光弟 ;
刘世堉 ;
顾沨 ;
邸石 ;
殷伟平 ;
印其章 .
针刺研究, 1981, (04) :259-264
[4]  
疼痛治疗学[M]. 华夏出版社 , 赵俊,张立生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