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基于生物多样性视角

被引:6
作者
王文峰 [1 ]
郭纹廷 [2 ]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央民族干部学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生态系统; 多样化; 创新型人才; 生物多样性;
D O I
10.16112/j.cnki.53-1160/c.2013.01.016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生物的多样性是自然界在不断变异中求发展的规律,教育的多样化体现了人类教育发展与创新的规律。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因此,高等学校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发展方向,结合自身的条件和优势选择定位,最终构成全社会多样化网络交叉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创新型的杰出人才。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及其构建 [J].
刘在洲 ;
汪发元 .
高教探索, 2012, (04) :11-16
[2]   论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文化价值 [J].
魏小琳 .
江苏高教, 2012, (02) :16-18
[3]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分析 [J].
汪发元 ;
孙首臣 .
教育探索, 2012, (01) :23-24
[4]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J].
王哲 ;
聂飞飞 .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04) :223-224
[5]   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J].
于林平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01) :47-50
[6]   试论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 [J].
杜广强 ;
韩永翠 .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5) :220-223
[7]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演变与思考 [J].
丛珊珊 .
现代教育科学, 2009, (07) :62-64
[8]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J].
陈元 .
广东科技, 2008, (08) :16-18
[9]   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的解读与拓展 [J].
张振宇 ;
龙跃君 .
煤炭高等教育, 2007, (04) :22-25
[10]  
生态平衡观视域下的高等学校职能调控研究.[D].王平.河北科技大学.2009, 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