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率的某些培养因素研究

被引:27
作者
余凤群
刘后利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小植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转到固体培养基上可直接发芽成苗或继代1~2次后成苗。直接成苗率与基因型、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温度有关,与胚状体放置方式无关。(保604×Topas)F2较DH保604直接成苗率高;1/2MS+0.1mg/L 6-BA较B5+0.1mg/LGA3利于胚状体直接发芽。胚状体转到固体培养基上经10℃低温培养5天或10天可提高直接成苗率,且10天效果更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68+258 +2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供体材料和培养基成份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产量的影响 [J].
余凤群,刘后利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4) :327-331
[2]   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胚胎发生 [J].
陈军,陈正华,刘澄清,姚渝光,张丽华,关月兰 .
遗传学报, 1995, (04) :307-315+330
[3]   甘蓝型油菜及其种间和属间杂种小孢子胚状体的诱导 [J].
石淑稳 ;
刘后利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6) :544-550+631
[4]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胚状体再生植株 [J].
钟维瑾 ;
方光华 ;
唐克轩 ;
张智奇 ;
俞妙娟 .
上海农业学报, 1990, (04) :11-16
[5]   EFFICIENT ISOLATION OF MICROSPOR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MICROSPORE-DERIVED EMBRYOS FROM BRASSICA-NAPUS [J].
SWANSON, EB ;
COUMANS, MP ;
WU, SC ;
BARSBY, TL ;
BEVERSDORF, WD .
PLANT CELL REPORTS, 1987, 6 (02) :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