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耕地系统生产能力评价——以且末县为例
被引:5
作者:
瓦哈甫哈力克
[1
,2
]
史帝文
[1
]
杨晋娟
[1
]
机构:
[1]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新疆大学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耕地生产能力评价;
耗散结构理论;
熵流模型;
权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以耗散结构理论和熵值原理为基础,对且末县耕地系统生产能力进行评价。利用现有的相关数据,建立且末县耕地系统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的熵值进行计算。通过观察耕地生产熵、外界投入熵和生产能力总熵的发展变化,分析该县耕地系统在1985-2005年间的发展状态演化;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分析耕地系统内部各要素与系统生产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影响耕地系统生产能力发展的序参量。结果表明:①且末县耕地系统21 a间的总熵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该县耕地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耕地系统远离平衡态,并向更加稳定的、繁荣的方向发展;②通过计算生产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出的序参量对生产能力提高具有更重要的作用;③实例证明,耗散结构理论与熵值原理用于耕地系统生产能力评价是可行的,得到的结果表明选取的各指标能够反映且末县耕地系统的整体发展状况,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图1,表2,参18。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1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