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流体包裹体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

被引:94
作者
刘新社 [1 ]
周立发 [1 ]
侯云东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流体包裹体; 成岩作用; 天然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上古生界砂岩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具有明显的单峰分布特征,对应的均一温度分别为70~110℃、110~140℃、140~200℃,各温度段均与油气充注有关。在70~140℃温度段,有机质成熟并进入生油高峰期,水-岩作用活跃,机械压实、硅质胶结作用明显,形成大量流体包裹体,上古生界致密储层基本形成。在140~200℃温度段,有机质进入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水-岩作用不明显,仅形成少量的石英、方解石、白云石胶结物及极少量流体包裹体,包裹体中烃类成熟度和烃类组分与气田相似,是天然气的大量成藏期。因此,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储层形成时间要早于气藏形成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冯乔 ;
马硕鹏 ;
樊爱萍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27-32
[2]   对石油包裹体研究和应用的几点认识 [J].
孙玉梅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6, (01) :29-32
[3]   油气包裹体在油气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概念、分类、形成机制及研究意义 [J].
潘立银 ;
倪培 ;
欧光习 ;
丁俊英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6, (01) :19-28
[4]   运用流体包裹体确定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期次和时期 [J].
刘建章 ;
陈红汉 ;
李剑 ;
胡国艺 ;
单秀琴 .
地质科技情报, 2005, (04) :60-66
[5]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低效气藏的形成机理 [J].
赵文智 ;
汪泽成 ;
朱怡翔 ;
王兆云 ;
王朋岩 ;
刘新社 .
石油学报, 2005, (05) :9-13
[6]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 [J].
李剑 ;
罗霞 ;
单秀琴 ;
马成华 ;
胡国艺 ;
严启团 ;
刘锐蛾 ;
陈红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54-59
[7]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特点与成藏机理探讨 [J].
马新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230-236
[8]   鄂尔多斯盆地大气田的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气源对比 [J].
戴金星 ;
李剑 ;
罗霞 ;
张文正 ;
胡国艺 ;
马成华 ;
郭建民 ;
葛守国 .
石油学报, 2005, (01) :18-26
[9]   利用包裹体信息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的运移规律 [J].
米敬奎 ;
肖贤明 ;
刘德汉 ;
李贤庆 ;
申家贵 .
石油学报, 2003, (05) :46-51
[10]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生成 [J].
刘新社 ;
席胜利 ;
付金华 ;
王涛 ;
王欣 .
天然气工业, 2000, (06) :1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