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3个村实施以机代牛防治血吸虫病效果

被引:17
作者
张瑕 [1 ]
张华明 [1 ]
刘雄 [1 ]
刘军 [1 ]
彭孝武 [2 ]
曹淳力 [3 ]
李石柱 [3 ]
机构
[1] 湖北省江陵县血吸虫病防治所
[2] 湖北省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吸虫病防治所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以机代牛; 效果;
D O I
10.16250/j.32.1374.2012.05.022
中图分类号
R532.21 [血吸虫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评价江陵县3个流行村实施以机代牛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效果。方法选择江陵县金旗、玉古、花章等3个已实施以机代牛的血吸虫病流行村,比较其以机代牛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前后人、畜和钉螺感染情况,并采用问卷形式对居民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金旗、玉古、花章等3个流行村2009年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87%、2.72%、2.89%;2010年实施以机代牛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2011年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下降至0.67%、1.91%、1.75%,下降幅度分别为29.78%、64.17%、39.45%;完全淘汰耕牛的金旗村和玉古村2011年未再发现感染性钉螺;花章村2011年仍有耕牛35头,未发现耕牛感染,但感染性钉螺面积为0.52 hm2。3个村群众对以机代牛措施的满意度达89.21%。结论以机代牛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效果明显,但以机代牛政策后期的落实还有赖于必要的配套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59 / 56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策略的地位与作用 [J].
郭家钢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6, (03) :231-233
[2]   改水 改厕 以机代牛综合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J].
张世清 ;
汪天平 ;
陶承国 ;
陈更新 ;
陈金生 ;
徐辉 ;
尹年武 ;
汪昊 ;
葛继华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5, (06) :437-442
[3]   中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关键是管理好人畜粪便 [J].
王陇德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12) :929-930
[4]   湖沼型地区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传播效果的观察 [J].
陈更新 ;
王明胜 ;
韩世明 ;
欧能 ;
何宗贵 .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4, (04) :219-222
[5]   四川省2001年耕牛血吸虫感染现状分析 [J].
尹治成 ;
钱晓洪 ;
吴子松 .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03, (03) :104-107
[6]   动物宿主在中国血吸虫病传播中的地位 [J].
郑江 ;
郭家钢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0, (06) :87-88
[7]   江滩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优化防治对策的研究 [J].
徐伏牛 ;
吴中兴 ;
吴维铎 ;
汪天平 ;
曹奇 ;
何家昶 ;
张世清 ;
吕大兵 ;
顾伯良 ;
王恩木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1996, (06) :325-330
[8]   安徽省江滩地区耕牛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其在传播中的意义 [J].
何家昶 ;
王恩木 ;
汪天平 ;
李启扬 ;
张世清 ;
吕大兵 ;
高风华 ;
张功华 ;
肖祥 ;
周利 ;
吴维铎 ;
徐伏牛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1995, (05) :288-289
[9]   畜粪污染滩地对阳性钉螺分布的影响及其防制措施的效果 [J].
何家昶 ;
吴维铎 ;
王恩木 ;
徐连发 ;
高风华 ;
徐伏牛 ;
解光应 ;
檀斌 ;
王学贵 ;
汪根稳 ;
叶昀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1994, (06) :338-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