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下乡与乡村振兴的路径——农民组织化视角

被引:39
作者
王海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关键词
资本下乡; 村社组织; 农民组织化; 乡村振兴;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20.06.022
中图分类号
F323.9 [农业资金、农业投资];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社会兴起新一波的工商资本下乡热潮,迫切要求建立资本下乡促进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新一波资本下乡的兴起源于农村利润空间及国家政策支持,其客观效果是使农民卷入到更广泛的市场体系中,获得收入增长的机遇。实践经验表明,在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工商资本与乡村社会互动面临的交易成本困境、公共资源配置困境及利益再分配困境,均可以通过村社组织有效破解。与其它合作经济组织相比,我国的村社组织是一种独特的综合性基层组织,具有组织成本优势、资源优势和合法性优势,因而能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组织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   综合性农民合作社及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研究 [J].
海莉娟 .
贵州社会科学, 2019, (12) :154-160
[3]   资本下乡与乡村治理重构 [J].
卢青青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 (05) :120-129
[5]   如何再造村社集体 [J].
贺雪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 (03) :1-8+155
[6]   资本下乡的双重效应及对负面影响的矫正路径 [J].
曹俊杰 .
中州学刊, 2018, (04) :38-43
[8]   “资本下乡”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公共性建构 [J].
张良 .
中国农村观察, 2016, (03) :16-26+94
[9]   日本高米价背后的农协垄断及其政党联系 [J].
温铁军 ;
侯宏伟 ;
计晗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02) :100-109
[10]   “资本下乡”与村庄的再造 [J].
焦长权 ;
周飞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1) :100-11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