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对中国启示

被引:9
作者
彭鹃 [1 ]
肖伟 [1 ]
魏庆琦 [1 ,2 ]
雷晓玲 [3 ]
机构
[1] 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2]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3]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碳交易市场; 总量配额交易; 强制性减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将国外主要的碳交易市场以地域划分,具体阐述了其交易主体、运作模式、覆盖行业、交易情况等发展状况,以此为基础对国际碳交易市场进行分类,相应的为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提供启示:①选择基于总量配额交易的基本框架设计;②建立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③实行强制性减排要求;④合理选择参与行业。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本要素 [J].
段茂盛 ;
庞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3) :110-117
[2]   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内涵界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J].
石磊 ;
谭雪 ;
田乐 ;
周乐章 ;
周芳 .
环境科技, 2013, 26 (01) :75-77
[3]   碳交易:市场现状、国外经验及中国借鉴 [J].
宋海云 ;
蔡涛 .
生态经济, 2013, (01) :74-77
[4]   我国“十二五”时期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政策思考 [J].
李继峰 ;
张亚雄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 8 (02) :137-143
[5]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比较研究与启示 [J].
骆华 ;
赵永刚 ;
费方域 .
经济体制改革, 2012, (02) :153-157
[6]   国际碳定价机制研究及其启示 [J].
杨帆 .
商业时代, 2012, (04) :7-8
[7]   碳减排发展机制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J].
姜国刚 ;
韩乐江 .
学术交流, 2011, (12) :92-94
[8]   浅析构建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基本条件 [J].
赵智敏 ;
朱跃钊 ;
汪霄 ;
王伟 .
生态经济, 2011, (04) :70-72
[9]   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城区低碳经济调研报告 [J].
牛志敏 ;
李会民 ;
穆洪刚 .
环境科技, 2010, 23(S2) (S2) :156-158
[10]   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运作机制及其对电力市场的影响 [J].
庄彦 ;
蒋莉萍 ;
马莉 .
能源技术经济, 2010, 22 (08)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