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董事会职能探寻:战略咨询还是薪酬监控?

被引:24
作者
杨青 [1 ]
薛宇宁 [1 ]
YURTOGLU Besim Burcin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
[2] Department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Vienna,Austria
关键词
董事会权能; 薪酬激励; 监督作用; 战略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董事会究竟发挥何种作用一直是公司治理争议的焦点问题。本文采用董事会权能对战略咨询和监督控制的双路径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SEM),提出董事会的监控作用表现为以薪酬激励监督CEO为间接手段来改善公司业绩;战略咨询则体现为董事会权能对公司业绩的直接贡献。以中国2005~2007年上市公司样本的测试结果表明:国资委、地方与中央国有控股公司等的董事会薪酬监控作用显著,表现为改善董事和CEO激励不足,"薪酬激励效应"突出,董事权力和治理效果逐年改善,但其战略咨询的治理任务有待加强;私人控股公司董事会的战略和监督二元作用初步凸显,但存在"薪酬挤出效应",公司治理状况呈弱化趋势,CEO监管与激励有待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8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董事薪酬、CEO薪酬与公司业绩——合谋还是共同激励? [J].
杨青 ;
高铭 ;
Besim Burcin Yurtoglu .
金融研究, 2009, (06) :111-127
[2]   股权投资者异质性对董事会职能演进的影响——以平高电气为例 [J].
陈闯 ;
杨威 .
管理世界, 2008, (12) :149-159
[3]   持股结构、决议机制与上市公司控制权 [J].
张小茜 ;
汪炜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40-50+61
[4]   控制权与激励的冲突——兼对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J].
夏纪军 ;
张晏 .
经济研究, 2008, (03) :87-98
[5]   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 [J].
叶康涛 ;
陆正飞 ;
张志华 .
经济研究, 2007, (04) :101-111
[6]   控制权收益悖论与超控制权收益——对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一个新的理论解释 [J].
刘少波 .
经济研究, 2007, (02) :85-96
[7]   大股东制衡机制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来自1999—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唐跃军 ;
谢仍明 .
南开经济研究, 2006, (01) :60-78
[8]   竞争、产权、公司治理三大理论的相对重要性及交互关系 [J].
胡一帆 ;
宋敏 ;
张俊喜 .
经济研究, 2005, (09) :44-57
[9]   “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孙铮 ;
王志伟 .
会计研究, 2004, (12) :3-13+97
[10]   公司资源的“隧道效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刘俏 ;
陆洲 .
经济学(季刊), 2004, (01) :437-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