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入江淮稻区褐稻虱生物型跟踪监测及分析

被引:7
作者
肖英方
顾正远
邱光
吕班
王跃群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2] 安徽滁州市植保站
关键词
褐稻虱,生物型,监测,发展趋势;
D O I
10.16380/j.kcxb.1998.03.009
中图分类号
S435.112.3 [];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该文对近年来褐稻虱迁入虫源的性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迁入的虫源在鉴别品种Mudgo上的致害力,生存率、取食量和原始的种群生物型Ⅰ没有明显的差别;两者在酯酶同工酶谱带数目和RF值也没有差异。迁入的虫源在田间抗性品种上明显表现虫量少。因此,迁入江淮稻区虫源仍是种群生物型Ⅰ。人工在Mudgo上诱导产生的生物型Ⅱ再回到感性品种上连续饲养8代,其对Mudgo的致害性降为1.0级,表明了褐稻虱生物型的不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江苏省褐稻虱生物型研究初报 [J].
肖英方,顾正远,邱光 .
植物保护, 1994, (06)
[2]   褐稻虱生物型的形成 [J].
江志强 ;
吴荣宗 ;
张良佑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1) :76-83
[3]   水稻不同抗性品种对褐稻虱生理代谢影响的研究 Ⅰ.酯酶同工酶 [J].
吴中孚 ;
陈德利 ;
赵士熙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92, (04) :386-390
[4]   我国主要稻区褐稻虱生物型的研究 [J].
吴荣宗 ;
张良佑 ;
邱细广 ;
莫蒙异 .
植物保护学报, 1981, (04) :21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