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曲水碰撞花岗岩的混合成因:来自成因矿物学证据

被引:28
作者
李胜荣
孙丽
张华锋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西藏; 曲水; 碰撞花岗岩; 岩浆混合; 成因矿物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藏曲水碰撞花岗岩地处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中部,呈东西向平行雅鲁藏布缝合带分布。该岩体以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为主,其次为石英二长闪长岩。岩体内普遍发育微粒镁铁质包体。对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及微粒镁铁质包体的成因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1)斜长石发育环带且边缘和核部偏基性,幔部酸性;(2)斜长石斑晶边缘常含有角闪石、黑云母等暗色矿物包体;(3)钾长石X射线结构分析显示自核部向边缘温度呈现逐渐升高的特点;(4)长石矿物中普遍含有较高的Cr、Ni、Co元素,明显不同于壳熔花岗岩;(5)角闪石、黑云母矿物MgO含量高于典型壳熔花岗岩;(6)包体中发育针状磷灰石和角闪石,显示为岩浆淬冷的结果。上述特征不可能用正常岩浆分异作用来解释,而更可能是壳-幔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采用矿物温压计所得到的结果也符合混合后的岩浆演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84 / 89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西藏冈底斯带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地壳生长演化信息
    莫宣学
    董国臣
    赵志丹
    周肃
    王亮亮
    邱瑞照
    张风琴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3) : 281 - 290
  • [2] 埃达克岩:斑岩铜矿的一种可能的重要含矿母岩——以西藏和智利斑岩铜矿为例
    侯增谦
    莫宣学
    高永丰
    曲晓明
    孟祥金
    [J]. 矿床地质, 2003, (01) : 1 - 12
  • [3] 东昆仑印支期区域构造背景的花岗岩记录
    袁万明
    莫宣学
    喻学惠
    罗照华
    [J]. 地质论评, 2000, (02) : 203 - 211
  • [4] 火成岩构造组合与壳-幔成矿系统
    邓晋福
    莫宣学
    罗照华
    赵海玲
    赵国春
    曹永清
    于学政
    [J]. 地学前缘, 1999, (02) : 66 - 77
  • [5] 青藏高原冈底斯带中段花岗岩类及其中铁镁质微粒包体地球化学特征
    江万
    莫宣学
    赵崇贺
    郭铁鹰
    张双全
    [J]. 岩石学报, 1999, (01) : 90 - 98
  • [6] 长英质岩石中暗色微粒包体的形成机理
    朱永峰
    [J]. 地球科学, 1995, (05) : 521 - 525
  • [7] 微粒花岗岩类包体的成因
    王德滋
    周新民
    徐夕生
    姚玉鹏
    [J].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2, (03) : 235 - 241
  • [9] 西藏曲水岩基的时代研究
    许荣华
    金成伟
    [J]. 地质科学, 1984, (04) : 414 - 422
  • [10] 西藏南部花岗岩类的特征和演化
    涂光炽
    张玉泉
    赵振华
    王中刚
    [J]. 地球化学, 1981, (01) :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