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种群结构及其随离岸距离的变化

被引:20
作者
韩广轩
王光美
张志东
李秋艳
薛钦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黑松; 防护林; 种群结构; 离岸距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5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内设置42块样地(10m×10m),采用样方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以空间代替时间,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探讨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规律;同时,分析离岸距离不等的黑松防护林的种群结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岸黑松防护林种群径级的数量分布基本上呈倒J型分布,表明黑松种群处于稳定发展的时期;黑松生长与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黑松胸径、单株生物量与密度的关系均符合负指数函数模型,树高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在距离海岸50~500m范围内,黑松种群密度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均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海陆相互作用产生的环境异质化可能是造成黑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西双版纳不同斑块望天树种群的密度、结构和生物量 [J].
唐建维 ;
施济普 ;
张光明 ;
白坤甲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8, (01) :40-54
[2]   塔里木河上、中游胡杨种群结构与统计分析 [J].
韩路 ;
王海珍 ;
周正立 ;
李志军 .
生态学报, 2007, (04) :1315-1322
[3]   北京东灵山地区白桦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J].
杨慧 ;
娄安如 ;
高益军 ;
宋宏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2) :272-282
[4]   潮滩围垦对海岸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J].
李加林 ;
杨晓平 ;
童亿勤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2) :43-51
[5]   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酶与土壤养分的研究 [J].
李春艳 ;
李传荣 ;
许景伟 ;
宋海燕 ;
郑莉 ;
王月海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1) :156-159+200
[6]   辽东山区次生林主要树种种群结构和格局 [J].
刘足根 ;
朱教君 ;
袁小兰 ;
王贺新 ;
毛志宏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1) :12-18
[7]   相思树种更新木麻黄防护林对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J].
谭芳林 ;
叶功富 ;
王志洁 ;
陆耀龙 ;
陈胜 .
防护林科技, 2007, (01) :1-3
[8]   福建沿海沙质地巨尾桉防护林生长效应 [J].
陈胜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7, (01) :65-69
[9]   福州琅岐风景区景观林朴树种群生命表分析 [J].
蔡小英 ;
范海兰 ;
洪滔 ;
洪伟 ;
吴承祯 ;
王萍兰 ;
王洪翠 ;
林琴琴 .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545-548
[10]   宁南黄土丘陵区退化草地群落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对比研究 [J].
徐坤 ;
谢应忠 ;
李世忠 .
西北农业学报, 2006, (05) :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