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基追比例对烟农19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武际 [1 ,2 ,3 ]
郭熙盛 [1 ,2 ,3 ]
王允青 [1 ]
张平治 [2 ]
机构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 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试验室
[3] 农业部蒙城砂姜黑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关键词
小麦; 烟农19; 氮肥基追比例; 氮素吸收; 产量; 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氮肥施用方案提供依据,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04~2006年连续2个生长季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和基追比例对烟农19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施用时期后移和基追比例的增加可以明显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累积。与氮肥全部基施处理相比,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7∶3∶0(N7/3)、5∶3∶2(N5/3/2)、3∶3∶4(N3/3/4)的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27%、29.88%和37.52%;在不影响产量的基础上显著改善了小麦籽粒品质;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开花后植株氮积累量(r=0.765*)、成熟期植株氮积累量(r=0.685*)和成熟期籽粒氮积累量(r=0.719*)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增加花后小麦植株氮素的同化量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改善小麦品质的重要途径。本试验条件下,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3∶2的处理是兼顾产量和品质的最优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021 / 10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氮、钾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武际 ;
郭熙盛 ;
王允青 ;
汪建来 ;
杨晓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6) :1054-1061
[2]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氮效率的差异 [J].
朱新开 ;
张旭东 ;
郭文善 ;
封超年 ;
彭永欣 .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06) :1070-1075
[3]   不同土壤养分状况下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武际 ;
郭熙盛 ;
王允青 ;
常江 ;
黄晓荣 .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05) :841-846
[4]   施氮量对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和光化学效率、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赵俊晔 ;
于振文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5) :92-96
[5]   施氮量对强筋春小麦氮素代谢、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张兴梅 ;
何淑平 ;
王伟利 ;
郭伟 ;
于立河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5) :130-133
[6]   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利用的影响 [J].
赵俊晔 ;
于振文 .
作物学报, 2006, (04) :484-490
[7]   不同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群体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朱统泉 ;
袁永刚 ;
曹建成 ;
赵立尚 ;
蔡春荣 ;
李栋业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6, (01) :150-152
[8]   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调控 [J].
戴廷波 ;
孙传范 ;
荆奇 ;
姜东 ;
曹卫星 .
作物学报, 2005, (02) :248-253
[9]   施氮时期对专用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运转及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沈建辉 ;
戴廷波 ;
荆奇 ;
姜东 ;
曹卫星 ;
郭文善 ;
王龙俊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1) :55-58
[10]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J].
刘立军 ;
桑大志 ;
刘翠莲 ;
王志琴 ;
杨建昌 ;
朱庆森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12) :1456-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