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典型生物措施对亚热带红壤丘陵茶园季节性干旱的防御效果

被引:8
作者
宋同清 [1 ]
彭晚霞 [1 ]
易文明 [2 ]
肖润林 [1 ]
王久荣 [1 ]
李盛华 [3 ]
罗文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 长沙市水利局
[3] 长沙湘丰茶厂
[4]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茶园; 生物措施; 季节性干旱; 防御效果;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6.04.047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在采集湖南省长沙县1960~2001年气象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亚热带红壤丘陵茶园夏季高温干旱和秋季持续干旱的发生规律,并以常规管理茶园为对照,通过2001~2004年连续4年大田对比试验,分析了杉树高层间作、白三叶草低层间种和稻草覆盖3种典型生物措施对茶园季节性干旱的防御效果,结果发现,3种生物措施明显减少了茶园全年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15%,≤12%,≤10%的出现频率,在夏季高温干旱和秋季持续干旱时期均提高了茶园土壤含水量,有效地延缓和缩短了干旱时间,缓解了旱情,显著增加了夏秋茶产量,改善了夏秋茶品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4+198 +1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亚热带丘陵茶园间作白三叶的土壤环境调控效果 [J].
宋同清 ;
肖润林 ;
彭晚霞 ;
王久荣 ;
李盛华 ;
刘小飞 .
生态学杂志, 2006, (03) :281-285
[2]   覆盖与间作对亚热带丘陵茶园土壤水分供应的调控效果 [J].
彭晚霞 ;
宋同清 ;
肖润林 ;
杨知建 ;
李盛华 ;
夏艳珺 ;
汤宇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6) :99-103+127
[3]   高温干旱季节遮阳网覆盖对茶园温湿度和茶树生理的影响 [J].
肖润林 ;
王久荣 ;
汤宇 ;
刘永胜 ;
彭晚霞 ;
宋同清 .
生态学杂志, 2005, (03) :251-255
[4]   冬小麦期覆盖秸秆对夏玉米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J].
于舜章 ;
陈雨海 ;
周勋波 ;
李全起 ;
罗毅 ;
于强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6) :175-178
[5]   亚热带丘陵山地茶园面临的生态问题与对策 [J].
肖润林 ;
王久荣 ;
陈正法 ;
刘永胜 ;
彭晚霞 ;
彭佩钦 ;
汤宇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4, (05) :360-363
[6]   红壤丘陵区地表水资源动态与合理调蓄利用研究 [J].
黄道友 ;
陈桂秋 ;
王克林 ;
黄敏 ;
彭廷柏 .
水科学进展, 2004, (03) :370-375
[7]   干旱荒漠地区苹果园地膜及秸秆覆盖的农业生态效应研究 [J].
赵长增 ;
陆璐 ;
陈佰鸿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01) :160-163
[8]  
浙江农业大学主编.茶树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